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05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菌根辅助细菌(MHB)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为探讨MHB对土传病原真菌的生防功能,采用离体平板对峙和活体接种的方法测定了4株MHB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平板对峙测定中,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B12、HB59菌株和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HR10菌株对苗木猝倒病病原丝核菌(Rhizoctonia sp.)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短小芽孢杆菌HR10对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85.58 %;蜡状芽孢杆菌HB12和HB59、短小芽孢杆菌HR10、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HR15对苗木猝倒病病原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均无抑制作用。将筛选获得的短小芽孢杆菌HR10进行活体松苗接种,结果显示,经HR10菌株处理后的黑松苗木其猝倒病的发病率仅为15 %,病死率也低至10 %,而单接种病原丝核菌的对照黑松苗木的发病率则高达80 %,病死率为65 %。说明菌根辅助细菌(MHB)除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外,对某些植物土传病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2.
光合细菌对中华鳖养殖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光合细菌在中华鳖(又称甲鱼)养殖中的应用。试验表明,光合细菌在净化养殖环境的水质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3.
首次研究了国产湿地松及云南松树皮单宁的化学组成。二者均为聚合的原花青定。在组成单元中,前者以2,3-顺式为主,后者含2,3-反式单元较多。对单宁的分子量,甲醛值及凝胶时间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4.
白皮松蛋白细胞中酸性磷酸酯酶定位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5℃,pH5.0的条件下,白皮松次生韧皮部经Gomori溶液温育后,显著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定位于成熟蛋白细胞的质膜、胞间连丝、质体和淀粉粒表面。液泡膜上无反应活性。蛋白细胞解体初期,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仍然很高。随着解体过程的加速,酶活性降低,最终消失。未成熟蛋白细胞只在质膜表面呈现出极微弱的酸性酯酶活性,而其它部位缺乏酶反应产物。作者认为酸性磷酸酯酶可能在蛋白细胞内糖类物质代谢运转和物质跨膜主动  相似文献   
145.
为了研制恩施州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对恩施州的8个县市进行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利用查资料拟合的树高——年龄导向曲线回归方程为:H=10^1.39-7.32/A,其离回归标准误SH/A=1.0m,相关系数r=-996.由拟合的树高——年龄导向曲线回归方程和外业调查资料,用标准差法编制出14—30龄阶的10—18地位数的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本表较好地反映了当地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和立地条件的关系,对恩施州林业产经营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6.
获得高质量的DNA通常是开展分子水平研究的关键一步.采用经典CTAB法、改良CTAB法、简易CTAB法、SDS微量法及Zigenhagen法对华山松的茎、叶及胚乳的DNA进行提取,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和标准差及标准误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华山松针叶DNA提取,改良CTAB法提取DNA浓度适中,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方法稳定性好;对于华山松茎段DNA提取,Zigenhagen法提取DNA浓度高,纯度好,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方法的稳定性最好;对于华山松胚乳DNA提取,简易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最高,纯度最好,标准差和标准误最小,方法的稳定性最好.这也说明对于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DNA的提取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摸索,获得最大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47.
土壤温度对油松树干液流启动与停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DP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技术, 对九寨沟次生优势树种油松进行连续观测和初步研究。在2013—2015 年间, 利用土壤温度传感器采集其树下3, 10, 20, 30, 40和50 cm共6个深度的土壤温度数据, 分析温度与树干液流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早春季节的3 cm浅层地表土壤温度和气温相比深层土壤对树干液流强度的影响更显著(相关系数为0.852)。对不同土层温度与树干液流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得到油松根系的最适温度为4.0~7.9℃。土壤温度通过对早春土壤水分要素的控制影响林下供水环境, 从而显著地影响蒸散发量。随着土壤温度升高, 油松在 3~4月间启动树干液流, 加剧九寨沟早春径流的衰竭。  相似文献   
148.
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火烧迹地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区,研究不同土壤深度(>0~5cm、>5~10cm、>10~20cm)以及不同火强度(未火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干扰下油松林土壤化学性质,对火烧迹地土壤的改良和油松林的恢复更新具有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火烧1年后,土壤pH 有所升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质量分数除在极度火强度下,其他火强度下都有所升高;磷和有效磷在过火土壤中的质量分数亦增加;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在土层垂直分布上的状况为表层土大于深层土.因此,火烧对土壤表层产生较大影响且强度合理的火干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9.
为了研究从马尾松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2株高效解磷真菌(瓜纳卡斯特青霉JP-NJ2和嗜松青霉JP-NJ4)对马尾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松树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通过Biolog微平板法探究该两株解磷青霉对马尾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观测其对马尾松的持续促生效果,并对马尾松根际土壤产生的微生态效应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冬夏两季,2种解磷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均对土壤中微生物物种优势度及丰富度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对于对照处理,解磷真菌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提高,夏季时最高,为59.27×104 cfu/g; 瓜纳卡斯特青霉JP-NJ2及嗜松青霉JP-NJ4菌悬液处理的根际土壤,夏季时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835 0与3.120 0,均低于对照处理,说明夏季时解磷青霉降低了土壤物种丰富度。两株解磷青霉接种600 d后对马尾松仍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苗高增长率可达88.7%,地径增长率最高为53.5%。解磷青霉的施用,明显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也随之变化; 两株供试青霉均对马尾松具有良好的持续促生作用,其中瓜纳卡斯特青霉JP-NJ2菌悬液的促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0.
为了评价和筛选优良马尾松种质资源,对3块已达主伐年龄(27、28、29 a)的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生长及形质性状进行分析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各子代测定林生长和形质性状在家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受中度或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具有很强的家系及家系内单株选择潜力; 遗传和表型变异系数以材积最大,胸径居中,树高较小。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呈强度遗传和表型正相关关系,冠幅、枝下高与各生长性状间呈中等偏上的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出21个马尾松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4.05 m、17.07 cm和0.157 6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65%、12.33%和39.21%。利用家系-单株联合选择法评选出54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达到15.53 m、24.98 cm和0.341 4 m3,平均遗传增益为13.61%、44.95%和164.98%。试验结果可为西南地区马尾松种子园定向培育供应良种,也可用于选择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