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2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玫瑰茄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运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份,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其挥发油进行抗茵活性测试.结果:通过GC-Ms共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且抑茵实验表明8种菌株为敏感菌株.结论:该研究为玫瑰茄的进一步应用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两种菊酯类农药对鲤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不连续电泳法分析了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在不同注射剂量、不同时间条件下对鲤肝胰脏酯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不同剂量农药攻毒后,在不同时间酯酶同工酶酶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的类型包括:酶带的缺失、新增及着色的深浅.但未发现随时间或注射量梯度的正相关变化.分析表明,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直接干扰鱼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使营养和能量供给受阻,表现出生长发育滞缓,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可能导致鱼体死亡.  相似文献   
83.
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是世界最古老和最珍贵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心材、树叶、种子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我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由于檀香具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因此其药理作用广泛,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檀香治疗的疾病体系为分类综述了目前檀香植物、药材及其不同提取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药用植物檀香的综合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超富集植物垂序商陆的锰吸收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锰超富集植物垂序商陆为实验材料,通过温室实验模拟锰污染环境,研究垂序商陆生长在不同锰浓度生长介质的锰吸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垂序商陆对锰的吸收和积累模式依赖于生长介质中锰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垂序商陆根、茎和叶的锰含量基本随着生长介质中锰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生长介质不同锰浓度(0.2,0.5和5.0 mmol/L)条件下,垂序商陆根、茎和叶锰含量均随着生长时间呈现波动变化,在植物处理5d时出现一个峰值,其后有所降低;垂序商陆在锰处理开始的48 h内存在一个快速的吸收过程,但是,生长介质高锰浓度(5.0mmol/L)变化幅度要大于低锰浓度(0.2和0.5 mmol/L);超富集植物垂序商陆对锰的吸收和转运受生长介质中锰浓度和植物体内锰含量状况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研究D-101,HPD-400,AB-8等6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及解吸率,确定分离纯化美洲大蠊多糖的树脂类型。方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树脂吸附及解吸前后的吸光度,并以美洲大蠊多糖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为指标,对树脂进行筛选。结果:在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中,HPD-400型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及解吸效果较好,对美洲大蠊多糖的动态吸附率约为41.5%,动态解吸率达97%。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HPD-400型大孔树脂是分离纯化美洲大蠊多糖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影响美洲大蠊药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各因素,确定最佳检测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溶剂浓度、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缓冲溶液的pH值、显色时间进行考察。结果:美洲大蠊药材中游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最佳测定条件为:脱色时活性炭和样品的比例为4∶100,脱色时间10 min,显色时缓冲溶液的pH=6.0,水浴加热显色30 min。结论:该提取条件和测量方法适用于美洲大蠊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7.
以美洲大蠊中枢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作为筛选模型,采用Gorun等改进的Ellman比色法,建立测定AChE比活力的条件并改进,使方法规范化,在国内外尚无报导。并且初步测定20个N-甲基取代苯基氨基甲酸脂类化合物对AChE抑制活力,其差异显著,可用于追踪、检测和评估生物活性。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重复性强、省药省时,可为定向合成靶标的抑制性物质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以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狗牙根为实验材料,用水体中不同浓度的Cu2+处理18天,用FTIR分析重金属胁迫下狗牙根根、茎、叶中Ax/A2924和A2924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从狗牙根根、茎、叶的FTIR谱图看,其根、茎、叶的组成相似,不同浓度的水体铜离子胁迫不会改变狗牙根的主要化学成分,但对各组分的含量有所影响.(2)可溶性糖类和氨基酸等有机组分在水中铜离子浓度小于40 mg/L时,含量升高,对铜的耐性增强,当水体铜离子浓度≥ 40 mg/L时,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3)参与重金属迁移、吸附的官能团的吸收峰(3 410 cm-1 、1 721 cm-1、1 620 cm-1、1 512 cm-1、1 250 cm-1附近) 产生了一定的位移,表明这些基团参与了离子交换、络合或是作为运输重金属离子的载体.(4)利用红外光谱吸收峰的A 1721/A 2924值可简单、快捷地判断环境重金属在植物中的迁移运输情况,水体Cu2+在狗牙根中的迁移情况为根>茎≥叶,与文献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9.
美洲大蠊下颚须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颚须为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触角以外头部最长的附属构造,生于下颚,靠近口部,应是与蜚蠊取食活动有重要关系的器官。至今未见关于下颚须细微形态的报道,而关于触角超微结构的研究却很多。作者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下颚须的细微构造,以期为将来蜚蠊饮食行为的研究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0.
云南省藤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产藤黄属植物13种,占中国总种数的65.0%,是中国藤黄属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因此是进行该属植物研究的典型区域.以文献和标本为基础资料,通过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研究了云南省藤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①藤黄属植物在云南的水平分布分区包括:滇东南至滇西南、滇南、滇东南偏滇南至滇西南、滇南偏滇西南和滇西南至滇西北独龙江等5个区.垂直分布分区为:丘陵至低山地带、低山至近低亚中山地带和亚中山地带等3个地带;②云南省藤黄属植物特有现象显著,其中,有8种(61.54%)属于中国特有分布区类型,5种(38.64%)属于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区类型;③藤黄属主要分布于600~1 500 m的滇东南、滇南至滇西南的低山和近低亚中山地带,属于热带分布区类型;④藤黄属植物在云南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替代现象;⑤与相邻省区的比较表明,云南藤黄属植物区系与广西联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