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9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9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24篇 |
综合类 | 334篇 |
自然研究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利用前期研究建立的体外HCV细胞培养体系,将HCV JFH-1 RNA转染CD81-Huh7细胞,确定能够获得感染性HCV后,收集HCV转染后10,50,100和150d的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内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总MAPK/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随后,用干扰素抑制HCV的感染,再检测PTTG1及MAPK/Erk1/2的表达情况,以及用MAPK/Erk抑制剂(PD98059)阻断MAPK/Erk 1/2的磷酸化后,检测PTTG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CV转染的细胞与未转染细胞比较,PTTG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Erk1/2蛋白显著升高(P<0.05);抑制HCV感染显著降低PTTG1的表达和MAPK/Erk1/2的磷酸化(P<0.05);MAPK/Erk1/2抑制剂显著降低了PTTG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体外HCV感染可以导致MAPK/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进一步导致原癌基因PTTG1的表达增加,这可能是慢性HCV感染导致HCV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魏伯筠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3(2):59-6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是引起皮肤粘膜化脓性感染常见的细菌。传播途径主要为受损皮肤及有裂隙的粘膜或因摄食含有肠毒素的食物和吸入染菌尘埃而致病,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败血症、肠炎、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本文概论基层医疗单位金葡菌所致的几种主要感染病症的发病及治疗。 相似文献
44.
研究淮南矿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肺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对从煤工尘肺结核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并对产ESBLs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共计检出产ESBLs细菌31株,占全部测试菌株的23.48%,其中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5株,大肠埃希菌13株.产ESBLs细菌对氨苄西林均高度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定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也高度耐药;而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但产ESBLs铜绿假单孢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却高达100%;除铜绿假单胞菌外的产ESBLs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极高;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及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产ESBLs细菌抗菌作用较弱.淮南矿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肺部产ESBLs细菌感染以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为主要要致病菌,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除外)的首选药物,临床应采取措施以预防产ESBLs细菌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和芹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faMNPV)感染甜菜夜蛾(Laphgma exigua)血细胞系Le-H-HNPU_7,通过光镜和电镜技术证实,该细胞系对这两种NPV都很敏感,病毒在细胞中的发生呈现出典型的NPV病理发展过程。电镜下可以见到受染细胞核中病毒发生基质、病毒粒子和多角体。其病毒形态大小分别是:AcMNPV病毒粒子为27.8±1.83×214.4±33.5nm,多角体为1.82±0.35μm,多角体蛋白质晶格为60.7A;SfaMNPV病毒粒子为38.1±2.09×306±14.5nm,多角体为1.45+0.1μ,多角体蛋白质晶格为70A。 相似文献
46.
本文采用透明胶纸法于1989、1990年两次对海口市机关幼儿园进行蛲虫检查,并用丙硫咪唑治疗。1989年蛲虫感染的检出率为63.69%,服丙硫咪唑一年后1990年同期的检出率为54.71%,感染率较上年下降(P<0.01),1990年服用丙硫咪唑两周后复查,虫卵阴转率为88.31%。通过对该药治疗蛲虫病近、远期效果的观察比较,并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蛲虫病防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龟型分枝杆菌伤口感染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龟型分枝杆菌所致大规模伤口感染的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结果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结合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其中26例伤口感染较重者,常规外科换药不能愈合,在B超引导下行病灶清除术.27例龟型分枝杆菌伤口感染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龟型分枝杆菌感染伤口采用全身药物治疗,并结合外科手术局部处理的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8.
49.
园养野生动物寄生虫重复感染原因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1997年-2004年连续八年对太原动物园饲养的野生动物寄生虫重复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猫科动物中的狮、虎、豹,熊科的黑熊、棕熊,犬科的狼对蛔虫重复感染率最高;猕猴科动物中各种猴类及狒狒鞭虫重复感染率较高;牛科(扭角羚例外)、驼科、马科动物对血予线虫和毛圊线虫重复感染率均高;禽类则以球虫、组织滴虫重复出现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