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00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本文阐述了武钢五机架冷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在分析各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工艺模型和传递函数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程序采用模块结构。将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曲线进行比较、校核,以提高仿真的精确度。最后,对该冷连轧机控制系统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2.
地层伤害有许多描述方法,但其数学关系不明确,没有统一标准。其基本评价方法是不稳定试井,对普通油层Horner和由线拟合法很方便,但对复杂均质油层尤其非均质油层,前法很少凑效,后者唯一性较差。本文提出表皮系数同其它各种地层伤害参数间的关系通式和统一标准;系统介绍了均质、非均质油层求地层伤害的现代试井程序,包括分析基础、目的、关键和可靠性等人工智能的初步模式。  相似文献   
153.
泥河湾的介形类化石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4.
作者通过干酪根显微组分、元素,饱和烃色谱和色质谱,以及芳烃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苏北高邮凹陷下第三系戴一段有机质类型特征和生油潜力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戴一段存在着四种不同类型的干酪根,其中以Ⅲ类为主。Ⅰ类和Ⅱ类出现在顶部,是戴南组主要油源。本文为苏北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5.
在热传递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二参数(时间因子与比例因子)控温理论公式,对于实时控制过程,因时间因子有较强的鲁棒性可固定不变,而对比例因子采用智能算法在线自适应调整,本算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对大惯性系统能获得较快而无超调的动态特性、其控温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PID调节器。  相似文献   
156.
提出一种扩展的Cooper变换模式,用结构归纳法证明了其正确性,并给出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57.
本文首次报道了贵州遵义晚二叠世长兴组介形类化石,计14属24种(其中4新种、4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的发现,不但为该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而且对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研究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8.
讨论了河南平顶山煤田山西组的沉积体系和聚煤模式。文中提出山西组下段形成于碎屑障壁海岸环境,山西组上段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进积部分。已组煤形成于障壁海岸沉积体系的上部,其发育过程明显受到基底沉积环境的控制。已组煤的聚煤作用特征是沉积基底地形高差、压实沉降率与泥炭堆积速率之间的平衡关系随海平面变化而变化。己组煤发育的气候条件可能属热带背景。  相似文献   
159.
以迈陈凹陷古近系流三段三角洲地层为例,探索适合滚动勘探阶段井震结合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流三段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口砂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类型。根据研究区单砂体厚度小、平面差异大的特点,构造新的地震属性类型,通过多属性优选和井点标定的属性定量分析预测砂岩分布,建立平面沉积微相的初步认识。利用相位转换剖面和地震相分析落实相边界位置,实现沉积微相的精细描述。该方法对其他地区滚动勘探阶段的沉积微相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0.
对于施工环境复杂的暗挖隧道工程,科学合理掌握施工地层演化过程是安全施工的前提.以北京地铁12号线光熙门站—西坝河站区间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借助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地层孔隙水压力、地层沉降损失演化过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为工程施工规避风险源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施工掌子面孔隙水压力集中位置主要在暗挖隧道上方注浆形成的"注浆拱"拱顶以及断面未注浆范围;隧道施工过程中,沿施工掘进方向在施工掌子面前、后10 m到掌子面位置范围内,是发生涌水关键位置;地层沉降值经历了由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到集中在中轴线位置处的变化过程,最后沉降值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导洞1施工掌子面处地表沉降值稳定在12 mm左右;初期支护拱顶沉降以及拱脚水平收敛均分别在45、30 d达到稳定;现场反馈的施工信息与模型计算地层演化过程相吻合,计算结果可为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