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105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从大庆油田采集的原油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D-322-2,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运用红外光谱法和排油圈法对产物进行分析。菌株HD-322-2的16S 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的相似性达到98%,生理生化性质分析的结果亦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同,认定该菌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D-322-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成分为脂肽。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排油和降黏能力。  相似文献   
542.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7-11产碱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7-11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及调控机制,并对该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实验结果显示,7-11为好氧菌,具有某些嗜低温的特性,而且适宜在偏碱性的条件下生长并产酶;酪蛋白培养基适合该菌株产酶;K^+对产酶起关键作用;复合氨基酸对产酶有抑制作用,发酵液经盐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得到了两个活性峰,其中一个峰达到电泳纯,因此该菌产生蛋白酶不止一种。  相似文献   
543.
虾蟹壳废弃物产量的日益增加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提高虾蟹壳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几丁质高效降解菌,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降解虾壳的最佳条件及其对虾壳的降解能力。利用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对来源于喀斯特地貌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获得了4株具有几丁质降解活力的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gxas3、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gxas5、嗜麦芽糖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gxas7以及水生几丁质降解菌Chitinilyticum aquatile gxas1。其中C. aquatile gxas1在96 h时达到最大粗酶活力0.244 U/mL,优于其他3株菌株。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C. aquatile gxas1降解虾壳废弃物的能力,并优化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最终确定最佳产酶培养基为果糖2 g/L、KH2PO4 0.7 g/L、K2HPO4 0.3 g/L、MgSO4·6H2O 0.6 g/L、酵母粉0.5 g/L、牛肉膏4 g/L、蛋白胨4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pH值8.0、温度20 ℃、发酵时间9 d。在最佳发酵条件下,C. aquatile gxas1对虾壳废弃物达到最大降解率60%,其中脱蛋白率为76.77%,几丁质回收率为87%。该研究为微生物降解虾蟹壳废弃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4.
李海霞 《实验室科学》2012,15(1):108-110
通过改进菌体的培养以及质粒小提方法,可以简便快捷地得到浓度很高的质粒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酶切、PCR的验证,所提质粒可以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特别是可以满足瞬时基因枪转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5.
为了解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卫生风险及成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措施,采用2016年北部湾近岸海域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共3个水期的监测数据,分析粪大肠菌群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将其与同期pH值、盐度、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粪大肠菌群具有典型的陆源污染特征,受其污染较大的海湾为防城港西湾、钦州湾和廉州湾,受污染海域给人体健康和贝类生食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粪大肠菌群以入海河流携带为主,沿岸的城市、港口码头也是主要的粪大肠菌群来源,海水养殖区较丰富的营养盐也为局部海区粪大肠菌群营造了较好的生长条件,导致河口、城市港口近岸及养殖区粪大肠菌群数量较高,卫生风险较大。根据不同区域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特点,应采取多样的防治对策。入海流域应加强流域畜禽养殖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沿海城市应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污水厂灭菌消毒设施,加强对集中养殖海区海产品粪大肠菌群的监测,防范环境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546.
筛选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细菌,进而考察其降解、发酵及增油性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增油菌株;通过观察原油平板上的菌落生长状况、发酵瓶中原油性质变化筛选具有增油潜力的菌株;通过菌落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利用气相色谱法、柱层析等方法分析菌株对原油化学组成的影响;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供试菌株发酵液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从分离自原油及油污土壤的17株细菌中筛选出3株有增油潜力的细菌,经鉴定分别为Dietzia cerrcidiphylli(X10)、Micrococcus yunnanensis(X19)及Pseudomonas aeruginosa(X22);3株细菌作用后原油化学成分产生了显著变化,X19对沥青的降解率高达到65.7%,X10对胶质、芳香烃的降解分别达到84.4%、32.15%,烷烃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X22可合成糖脂类表面活性物质;Pseudomonas aeruginosa发酵液在模拟试验中的驱油率较水驱提高了33.5%,且在低渗及非均质模拟介质中驱油效率较高;筛选得到的3株细菌中均有较好的增油潜力,其中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室内模拟试验中驱油效果较好,适宜于微生物增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47.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海芒果Cerbera manghas L.及其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抑制鱼类致病菌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分离并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多样性研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其抑制海洋鱼类致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从海芒果及其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15株可培养细菌,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这些菌分属于2个大的细菌发育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为53%)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比为47%),其中4株为芽孢杆菌属,6株为链霉菌属。活性研究发现,所有测试菌株对3种海洋鱼类致病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VT86(Kitasatospora paranensis),V139-2(Streptomyces luteireticuli),V140-2(Streptomyces jiujiangensis),VT19(Streptomyces orinoci),VT113(Streptomyces niveiscabiei)这5株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以VT86(K.paranensis)抑菌活性最好。【结论】红树植物海芒果及其根际土壤中的细菌丰富多样,部分细菌具有抑制海洋鱼类致病菌生长的生物活性,具有开发成新型抑制鱼类致病菌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48.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从70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2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30、LAB211。研究这2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发现:排除酸性产物乳酸、乙酸以及过氧化氢的干扰,LAB211和LAB30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液进行蛋白酶处理,LAB30的发酵液经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降低;而LAB211的发酵液经蛋白酶K处理后有所降低,胰蛋白酶处理没有变化,因此可以判定这两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利用特异性引物PCR分析可知,LAB211和LAB30产生的细菌素并非nisin。抑菌谱实验表明,LAB30和LAB211的发酵液不仅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LAB211和LAB30产生的是一类广谱细菌素。  相似文献   
549.
从华北油田二连巴19断块筛选到两株高温解烃菌,命名为间和TB。研究发现这两株解烃菌的复配降黏降解效果大于每株单菌效果,复配后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了69.43%,乳化降黏率达到了85.5%,乳化的平均粒径达到了18.24μm。比单菌的平均乳化粒径25.46μm减小了28.4%。原油Pr/nC17的比值由0.25降低到0.21;Ph/nC18的比值由0.11下降到0.09;(C21+C22)/(C28+C29)的比值由1.10上升到1.42。结果说明微生物对原油具有很好降解和降黏效果,四组分分析和全烃色谱分析其原因,发现主要是通过分解原油中的长链饱和烃和芳香烃造成的。  相似文献   
550.
福州温泉嗜热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福州两处温泉水中分离到 8株嗜热菌 ,最适温度为 5 5 - 6 0℃ ,其中FS2 3菌株能在 6 5℃下显著生长、70℃下微弱生长 .8株嗜热菌中 7株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阳性 ,具芽孢 ,细胞呈杆状 ,可利用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淀粉、酪蛋白生长 ,吲哚、甲基红、伏普试验阴性 ,初步鉴定为嗜热芽孢杆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