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105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基于微生物矿化沉积的裂缝自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混凝土裂缝的自诊断和自修复;然而,如果混凝土中微生物矿化沉积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掺量不足,则可能限制其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充分发挥。以科式芽孢杆菌为自修复剂,以膨胀珍珠岩为修复剂载体,研制出一种新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主要考察乳酸钙掺量对基于科式芽孢杆菌矿化沉积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养护28 d后,研制的自修复混凝土表现出优越的裂缝自修复能力,最大修复裂缝宽度达到0.67 mm,为普通混凝土最大裂缝修复宽度的2.23倍;并且乳酸钙掺量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影响较大,随着乳酸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能力显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乳酸钙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的1.75%时,混凝土的裂缝最大修复宽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52.
白菜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细菌在白菜体内的分布规律,有目的地开发生防制剂,进行了华良六号和上海五月慢2个白菜品种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及菌的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菜的种子、根、茎、叶中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内生细菌的分布特点因不同品种和不同器官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根中的内生细菌数量比其它器官中要多,内生细菌以G 菌和芽胞杆菌为优势菌群,种子中内生细菌数量多的品种,其各器官中的内生细菌数量也相对要多。内生细菌在植株中的分布数量受培养条件的影响,在无菌栽培条件下,内生细菌的数量要比在自然土栽培条件下的数量多。  相似文献   
353.
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矿粉和土壤的解钾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矿粉和土壤的解钾作用研究进展,并指出硅酸盐细菌剂及其它细菌肥料在农业生产应用研究的误区。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验结果,试图提出硅酸盐细菌肥料在农业生产上增产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54.
摘要: 目的 在制作单一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例严重感染的小鼠,因此,对其感染机 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 从严重感染小鼠的阴道内分离得到真菌与细菌,经纯化 3 代后得到 15 个真菌样本和 19 个细菌样本,对于真菌样本进行念珠菌的显色培养基鉴定,对于细菌进行了 16SrDNA 提取、PCR 验证和 PCR- DGGE 分析,对不同种细菌的 DNA 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分离出 1 种真菌和 4 种致病性细菌,证实了小鼠阴 道重度感染是由 1 种真菌和 4 种细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结论 我们所发现的小鼠阴道重度感染模型,是由白色念 珠菌( Monilia albican) 与 4 种细菌,即变形菌( Proteus vulgaris)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产 碱杆菌( Alcaligenes Castellani&Chalmers) 和芽孢杆菌( Bacillus) 的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355.
利用复合菌系处理甘蔗渣及城市污泥堆肥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质素与纤维素的有效降解是甘蔗渣等农废减量化及资源化的重点。试验首先以细菌、真菌构建复合功能菌;而后以生活污水厂污泥与尿素为调节剂,研究不同接种方式对甘蔗渣堆肥效果的影响,探讨复合菌系对甘蔗渣的堆肥降解的切实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两次复合菌Y123,调整甘蔗渣堆肥体系初始碳氮比为20时,降解效果最好。28 d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分别降低了58. 51%、51. 19%,较空白W0降解率提升5倍以上。堆肥泥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 B级标准,堆肥产物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56.
选择对甘蔗黑穗病菌有拮抗作用的5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拮抗菌株和3个革兰氏阴性拮抗细菌菌株,用PCR技术,扩增抗霉菌枯草杆菌素操纵元中mycB基因。结果是,5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拮抗菌株均扩增出一条大小为2.0kb左右的特异带,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基因组的PCR产物和伊枯草菌素A合成酶操纵元中的,ItuB基因的同源性为97%~98%,说明其抗菌作用机制和Iturin类群脂肽抗生素的产生有关。3个革兰氏阴性拮抗细菌中,没有扩增到基因,其抗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7.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新型制剂对5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菌剂浸种可促进小白菜、菜心和生菜种子萌发、提高地上部、根系鲜干重;对芹菜根系、茼蒿地上部及冠根比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58.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bacteria responsible for the elimination of sludge in an innovative gravel contact oxidation reactor (GCOR) and a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reactor (ASR),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vealed that α-,β-,γ-and ε-Proteobacteria and Bacteroidetes were present in both reactors.In the GCOR,γ-Proteobacteria accounted for 13% of the biofilm biomass on the carrier,while α-,ε-and β-Proteobacteria accounted for 12%.However,the predominant bacteria in the pores of the carrier in the GCOR were Bacteroidetes (18%),ε-Proteobacteria (13%),β-and α-Proteobacteria (10%) and γ-Proteobacteria (9%).Conversely,β-Proteobacteria (18%),Bacteroidetes (13%),α-and γ-Proteobacteria (12%) and ε-Proteobacteria (5%) dominated the sediment community of the ASR.  相似文献   
359.
为了解对虾养殖池沉积物中细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细菌通用引物构建了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并从文库中随机挑选克隆子测序,得到37条有效序列,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底泥中细菌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主要分为六大类群:其中γ-变形菌纲细菌占据优势地位,约占所分析克隆子数的41% 其次是α-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细菌,分别占19% 还有少量的酸杆菌纲、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分别占所分析克隆子数的3%-8%.所得克隆子序列大都与GenBank库中来自土壤环境中的未培养克隆子序列相似,并且大部分序列的相似性值小于95%,说明对虾养殖池中的细菌大都是未培养的未知细菌,特异地存在于土壤环境中.  相似文献   
360.
SBR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硝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内氨氮的去除、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情况,并对反应器的工艺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h,pH为7.5,溶解氧浓度为3mg/L时,氨氮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9%,反应器内的硝态氮生成量稳定,达到85%以上,亚硝态氮很少。污泥特性研究表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SV在35—40,粒径分布在183μ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