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68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铁路货运网络上的零散白货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了货物的发到时间要求、货物的可运出时间与列车在沿途各站到发时间的协调约束、零散白货快运列车的多种停站方案和列车的非满轴运行特性等基础上,构建了以列车运营费用、货物的装卸作业费用、在货运站的库存费用和未满足最迟送达时间的惩罚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小案例网络上对模型的求解效果进行验证并对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优化基于时空网络的列车方案和每支OD可采用的运送方案.  相似文献   
32.
针对目前我国列车运行晚点较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扩展的模糊Petri网(extended fuuzy Petri net,EFPN),并以对列车正点运行有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基础,模拟给出其因果关系,建立了基于EFPN的列车运行致因的分析模型,利用EFPN推理算法分析计算模型中某个致因因素导致列车运行晚点的真实度,真实度最高的致因因素则是导致列车运行晚点的最主要因素.实例分析表明,EFPN模型能够体现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定量分析可得到导致列车运行晚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以某型发动机配气机构传动链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摄动和概率可靠性等分析方法,建立了配气机构脱节概率可靠性数学模型.当配气机构基本随机变量为正态分布时,提出了传动链脱节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获得了凸轮在不同运动阶段的传动链脱节概率,以及在不同转速下的脱节失效概率,并且随着转速升高传动链发生脱节的概率也会升高,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进一步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此外,通过分析脱节的原因,提出了为降低脱节概率而应采取的方法,为今后内燃机配气机构传动链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功率主导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控制策略. 构建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建立了高压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控制约束模型,制定了7种工作模式和以燃料电池输出功率为主导、电池组SOC维持型的控制逻辑. 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燃料电池输出功率能很好地跟踪驾驶员踏板的功率需求,整车燃氢经济性为2.464 kg/100 km.  相似文献   
35.
路网车流径路优化调整中的最短径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铁路车流径路基本上都是按照路网的最短路径来安排的,首先一般都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然后参考相应区段的能力限制,对车流进行分配,对车流量超过能力的区段重新进行车流调整,这时需要重新计算新条件下两点间最短路径,一般仍采用Dijkstra算法重新计算两点最短路径,这大大地浪费了前期的计算最短路径的信息,增加了计算工作量,本文采用A*算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算法,可以克服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36.
为分析虚拟轨道列车在站间全行驶状态下(牵引、匀速、制动)的动载特性和道路友好性,基于车辆动力学、轮胎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等理论,构建了随机路面激励下的虚拟轨道列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车辆之间的耦合作用和轮胎-路面的相互作用,并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虚拟轨道列车在站间全行驶状态下的动载特性和道路友好性进行了探究,同时分析了运行速度、路面等级和加/减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行驶状态下的各轮纵向力趋于稳定值,牵引和制动状态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匀速状态下趋于零。牵引状态下车辆1前轴垂向动载荷均方根值最大,而制动状态下车辆3后轴最大。相较于牵引和制动状态,匀速状态下的道路友好性更优。垂向动载荷均方根值和道路友好性均与运行速度、加/减速度均呈正相关,与路面等级呈负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虚拟轨道列车的运行模式提供建议以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能够为沥青路面的选型提供指导以减缓道路损坏。  相似文献   
37.
列车优化调度是一个大规模、复杂的、具有非线性离散变量和多约束的多目标数学优化问题.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特快旅客列车中途离开时间和整个运行时间等因素.首次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PSO)技术引入列车优化调度,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维数灾难等弊端.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与现存的列车优化调度方法相比,粒子群优化方法的搜索时间短而且优化结果更接近最优解.  相似文献   
38.
实现了一个用于列车驾驶培训的地铁站台仿真系统.系统由一个可被感知的站台虚拟环境和虚拟乘客系统组成.站台环境由静态场景、动态场景两部分组成,可在用户控制下发生变化.虚拟乘客通过感知站台环境的变化做出行为判断与动作.乘客仿真模型采用分层结构,分别实现环境感知、决策、行为选择、动作实现与实时绘制.目前,该系统已用于地铁列车仿真器,成为培训司机站台操作的工具.  相似文献   
39.
基于CPN的CBTC地面数据通信系统仿真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通信系统是影响CBTC系统的控制精度,效率和可靠性.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分层赋时有色Petri网(HCPN),综合CBTC系统的实际通信需求,建立了CBTC地面数据通信系统的分层模型,并在HCPN中引入消息的时间标志,实现对数据传输时间特性的分析.对模型进行实时仿真的结果表明基于以太网的DCS地面通信系统的实时性可以满足CBTC系统的需要,而且影响数据帧传输延迟的主要因素是数据帧长度,而与行车密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0.
根据我国铁路通用客车车体的结构特点.以I-DEAS集成化软件所提供的OPEN Language为二次开发工具,以Visual C++ 6.0为人机交互界面开发辅助工具,在Windows 2000/XP环境下.通过编程实现对I-DEAS的二次开发,设计了一个三维铁路客车梁柱布置参效化设计系统.该系统提高了客车车体设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较好地满足了铁路客车技术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