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将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扫描透射电子象模式(STEM)应用于两种高分子物的研究。以 ABS/PVC高分子合金和角蛋白纤维为试验材料,叙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和电镜观察的结果。实验证明,STEM具有对试样穿透能力强和电子束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聚物材料。在高放大倍数下的观察,能获得直接透射象(TEM)难以观察到的某些微结构情景。  相似文献   
212.
从保温、节能、性能价格比等方面介绍了PVC塑料门窗的优势,分析了目前我国PVC塑料门窗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品种、安装等问题,并提出了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13.
PP-g-PEG的合成及其与PVC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 在隔氧的条件下, 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上接枝马来酸酐, 进而以接枝产物为原料接枝PEG合成PP g PEG接枝共聚物, 采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表征. 红外差减谱表明PP g PEG与聚氯乙烯之间存在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214.
采用GPC、SEM、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等研究了小试规模新型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悬浮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颗粒形态和加工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与通用的三元复合分散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选品牌和适当配比的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所得树脂的颗粒形态和流变性能较之三元复合分散体系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更为优异;前者的生产成本较之后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15.
目前测定硝酸盐的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方法是酚二磺酸光度法,但该方法操作复杂。为此,笔者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硝酸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对水中干扰离子易消除,样品回收率高,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16.
黄铃 《科技资讯》2009,(19):63-63
介绍了135m3聚合釜PVC生产紧急终止剂系统,由于聚合反应是一种很剧烈的化学反应,如果在正常生产中出现诸多异常情况,为了尽快终止聚合反应,减少危险,正常终止剂系统外的紧急终止剂系统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217.
采用新型球状聚丙烯悬浮填料,应用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工艺生化处理PVC母液废水。反应器在三周内完成启动,并对比了两种启动方式的生物膜量和COD去除效果,为工业化试验提供了依据。在载体填充率20%,进水COD 100 mg.L-1~300 mg.L-1,浊度60 NTU~100NTU,气水比(10~15)∶1,有机负荷0.16 kg COD m-3.d-1~0.56 kg COD m-3.d-1,水力停留时间14 h的条件下,出水COD可降到20 mg.L-1以下,浊度平均达到10 NTU,TOC去除率可达到90%,对氨氮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能满足到工业循环冷却水要求。  相似文献   
218.
本文采用Co60射线辐照交联的方法研究了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脂(TMPTA)、改性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辐照剂量对聚氯乙稀(PVC)电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凝胶含量、断裂伸长率、断裂应力的测定,分析了TMPTA、EVA、辐照剂量对PVC电缆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含量一定时(15wPhr), 电缆料凝胶含量随TMPTA含量的增加、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大,该体系的力学性能与其凝胶含量存在正比例关系;当TMPTA含量一定时(12Phr),加入EVA不利于电缆料凝胶含量的提高,并且与凝胶含量间无对应关系.可能由于辐照条件下TMPTA优先与EVA接枝交联,形成EVA交联体系,该体系与交联的PVC基体间的界面相容性较差,从而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该研究结论对于高性能PVC电缆料改性剂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9.
经刚果红实验、动态热流变测试、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酯(DBTM)-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PDSB)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在含锡量相同的条件下,PDSB对PVC的热稳定效果优于DBTM,还可以提高PVC的加工流动性.该研究是实现PVC有机锡热稳定剂高分子化和多功能化的探索之一.  相似文献   
220.
自然老化作用可以促进环境中纳米塑料的形成以及塑料中添加剂的释放,增强了塑料的生态风险以及人体健康风险。本文利用室外模拟实验,以典型的聚氯乙烯(PVC)塑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然老化作用下PVC塑料表面结构特征的变化,纳米塑料的形成以及邻苯二甲酸酯类添加剂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使得PVC发生了脱氯化氢和氧化反应,使得C=C键增多,并且形成了新的—OH和C—O键,显著增加了C=C指数、羟基指数和C—O指数。自然老化作用下,光照50天时,水中纳米颗粒浓度由起始时的7.5 × 106 个/mL增加到9.5 × 107 个/mL;PVC塑料质量由3 200 μg减少到2 000 μg,质量损失率达到37.50%;体系的主导粒径明显降低,由起始时的约219.3 nm减小到约176.6 nm;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添加剂在水中浸出浓度的大小顺序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27.40 μg/L)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9.69 μg/L) >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5.68 μg/L),塑料中添加剂的含量及性质均对其浸出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