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采用硬脂酸、硅烷偶联剂和自制的含有三甲氧基硅烷侧基的大分子表面处理剂,分别处理了煅烧高岭土、添加一定比例纳米级的煅烧高岭土,与活性CaCO3混合填充PVC树脂,制备改性电缆料.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剂和不同比例的纳米级高岭土对电缆料的电学性能、拉伸性能和低温冲击脆性的影响.三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大分子表面处理剂处理添加含1%-3%的纳米级高岭土填充的PVC电缆料,各项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2.
为了探索低浓度PVC离心母液厌氧处理的可行性,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长期(360 d)试验研究.离心母液COD约为200 m g.L-1,厌氧反应器有效容积为16 L.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污泥床采用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混合接种,在40 d内即启动成功;投加易生化物质、启动之初即采用较高水力负荷有利于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在稳定运行状态下,反应器对TOC的去除率在50%以上,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污泥区;污泥的最大产甲烷活性约为115 mL.(g.d)-1,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污泥中的细菌以形状规则的短杆菌为主;温度对厌氧反应器的运行影响较大,离心母液中氮、磷等物质相对不足,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添加这种营养物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3.
选取堇青石蜂窝陶瓷作为催化剂基体,制备了堇青石蜂窝陶瓷负载CuMn/CeO2-Al2O3催化剂,采用XRD、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催化分解O3的活性。结果表明,CuMn/CeO2-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对O3的稳定催化分解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204.
本文依据重力场流分离理论,应用笔者制作的分离微流道,进行了重力场流分离非金属聚合物聚氯乙烯颗粒的实验研究,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数据,并结合理论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5.
根据相容PEO/PVC,不相容PEO/PS共混体系的实验结果,提出分子界面模型,阐述了结晶/非晶高聚物共混体系相容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组分结晶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6.
从共混体系分散相大小粒子的相互作用出发,用群子模型理论方法建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混体系分散相粒径分布函数,得到4个具有物理意义的群子参数K_1,r_1,r_2,r_1·r_2·群子参数反映分散相粒径及分布,而分散相形态变化决定群子参数的变化。分散相形态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可以从平均粒径(对应于K值)和粒径分布宽窄(对应于r_1·r_2值)两方面加以探讨。此外,还讨论了群子参数与剪切水平及流变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207.
对两种稀土复合热稳定剂在PVC中应用的热稳定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复合效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铅盐或金属皂类混合热稳定剂。  相似文献   
208.
本文首次合成了聚氯乙烯负载的乙二胺-乙酰丙酮希夫碱及其Co2+,Ni2+,La3+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IR检测,考察了它们对H2O2分解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9.
润滑剂是脂肪酸酯,具有内外润滑作用。文中叙述了润滑剂的合成及性能测试。通过实验选定了反应催化剂——磷酸三丁酯,并确定了脂肪酸和醇合适的摩尔比  相似文献   
210.
将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扫描透射电子象模式(STEM)应用于两种高分子物的研究。以 ABS/PVC高分子合金和角蛋白纤维为试验材料,叙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和电镜观察的结果。实验证明,STEM具有对试样穿透能力强和电子束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聚物材料。在高放大倍数下的观察,能获得直接透射象(TEM)难以观察到的某些微结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