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4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30篇 |
教育与普及 | 3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5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王国栋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3)
本文进一步讨论前文(云南大学学报,7(1985),2:151—160)所引入的矩阵C_p、G_p的一些性质,并给出B=A-λ_OI的各级根向量,特别是B的方幂的递增核链相对基底的一个明显表达式。 相似文献
23.
新南海(中央海盆)扩张,礼乐盆地从南海北缘漂移到现今的位置;由于礼乐盆地主成盆期发生在新南海扩张之前,探讨礼乐盆地漂移前(主成盆期)的位置,可明确盆地主成盆期的构造演化与盆地性质、物源体系与沉积充填特征、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凹陷优选。利用综合类比研究方法,通过磁条带异常、新生代基底岩性、中生代地层展布和古生物特征等四个方面分析认为,礼乐盆地与珠江口盆地东侧具有相似的中生代地层岩性、地层展布特征、古生物特征和沉积环境;说明礼乐盆地主成盆期发育期间,即在新南海扩张之前的古新世-早渐新世期间(32~65)Ma,盆地位于中沙群岛与东沙群岛之间,更靠近珠江口盆地的潮汕坳陷。 相似文献
24.
隐性断裂带(断裂趋势带)是指盆地沉积盖层内发育的弱变形(隐蔽性较强)构造带,属于断裂带形成演化早、中期阶段的产物,由于缺乏明显的断裂面(带)和显著的位移而难以识别。在对苏北盆地、渤海湾盆地隐性断裂带研究基础上,于歧口凹陷识别出基底断裂走滑型隐性断裂带,并分析其特征、形成机制、控藏作用等。该断裂趋势带其自南向北可以分3个区段:南段基底断裂与盖层断裂体系直接连接构成花状构造;中段古近系的花状构造终止于沙二段,新近系仅发生挠曲变形,成为东西侧不同构造单元、南北部不同构造特征的平衡点;北段新近系发育的花状构造深部收敛于古近系的重力滑脱断层,基底断裂通过影响滑脱断层控制盖层断裂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基底断裂扭动作用主要以直接传递、调节传递、间接传递等3种方式控制影响盖层中隐性断裂带的形成。深部隐伏断裂切入基底,有利于热作用传递而促进烃源岩成熟;盖层中的隐性断裂带控制了沉积体系和隐蔽性圈闭的形成和分布;隐性断裂带的观点丰富了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25.
为了实现小动物PET系统数据高速传输的可靠性,采用TCP/IP协议对数据进行传输模拟.通过分析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控制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优化了客户端的处理能力,响应时间快;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6.
27.
使用有限元方法(FEM)分析了应变硬化的韧性薄膜/基底体系的锥形压痕过程.通过改变压入深度与薄膜厚度比,从0.01变化到0.85,得到了不同膜/基体系的力学响应,从而建立了压入深度、薄膜厚度和薄膜/基底弹性模量之间的无量纲关系.选取镍薄膜/低碳钢基底进行了纳米压痕试验,根据得到的无量纲关系,计算出了镍膜的弹性模量.同时与Sakai方法[1]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很吻合,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废旧聚酯PET以微波辐射为能量源在1,4-丁二醇、丙三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等几种多元醇中的醇解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除1,2-丙二醇,PET在其他三种多元醇中均能得到很好的醇解转化率.根据对醇解产物和醇解过程的分析,给出了可能的醇解机理. 相似文献
29.
戴文利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19(2):83-85,89
本文从原料干燥,熔体质量和模具温度讨论了增强PET的注射成型加工性能,并对模具温度-结晶度-制品性能的关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