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2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34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46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05篇
综合类   772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从草炭、褐煤、风化煤3种腐殖化程度不同的物料中提取了3种不同的胡敏酸,分别对其进行酒精分级,并对各级分的碳、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种胡敏酸中.草炭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强,芳构化度最低.分子量最小;风化煤胡敏酸的脂肪性最弱,芳构化度最强,分子量最大;褐煤胡敏酸则居中。  相似文献   
282.
在20℃条件下,运用电导测定方法及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在不同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胶束水溶液中正脂肪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及正戊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依据离子交换模型(PIE)理论讨论了在第一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CMC)时,CTAB对正脂肪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283.
磷酸钙-氨基磺酸,用于催化乙氧基化反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催化工艺条件,通过色质连用仪测定了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的加入对乙氧基化反应的反应速度影响较大,当磷酸钙的加入量为正辛醇质量的1%,氨基磺酸的加入量为正辛醇质量的0.75%时,乙氧基化反应速率最快。当摩尔数n(正辛醇):n(环氧乙烷(EO))=1:4,催化剂用量为1%,在120℃下反应90min,正辛醇的转化率可达到89.3%,同时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选择性指标是相同条件下NaOH为催化剂的1.8倍,具有较好的窄分布效果。  相似文献   
284.
根据液相反应胶粒析出机理及实验原理,制备了Ba1-xSrxTiO3的前驱体(Ti(OH)4、SrCO3,BaCO3),然后经过焙烧,在较低温度(450℃)时是碳酸钡锶和二氧化钛分子状态的混合纳米晶,继续焙烧(900℃)成为发育完整的Ba1-xSrxTiO3纳米粉体,经TEM和XRD表征,平均粒径为100m,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XRD表明此纳米粉体为钛酸钡锶Ba1-xSrxTiO3。  相似文献   
285.
水杨酸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法测定和研究了水杨酸在308K,328K下,100~250MPa范围内,在纯超临界CO2和环己烷、丙酮及乙醇做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表明三种夹带剂的加入均增大了水杨酸在SC-CO2中的溶解度,其增大幅度依次为环己烷、乙醇和丙酮。文中论述了温度、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对三种夹带剂的“提携”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用Sovova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6.
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的熊果酸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次用碱和酸作沉淀剂,D型树脂作吸附剂,研究了用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中熊果酸的工艺.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将苦丁茶的乙醇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碱化至pH值约为10.96,过滤除去多酚等杂质,沉淀后,滤液先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SO4酸化至pH值为4.00,再用相同体积的pH值为4.00的酸性水溶液稀释,得到熊果酸沉淀粗产品;粗产品用甲醇溶解后,将样品溶液pH值调整为7.07,洗脱液pH值调整为11.0,用D型大孔树脂吸附,分步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的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熊果酸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沉淀分离后产品纯度为23.12%,回收率为92.90%;吸附分离后产品纯度为90.23%,回收率为98.02%,总回收率为89.09%.  相似文献   
287.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NIPAm-co-AAm)共聚水凝胶和PAAc/P(NIPAm-co-AAm)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研究了其溶胀与释药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水凝胶具有热缩温敏性,而该IPN水凝胶具有热胀温敏性.随AAm含量的增加,该共聚水凝胶溶胀比减小,温敏性减弱,释药率减小;与此相反,随AAm含量的增加,该IPN水凝胶溶胀比增大,温敏性增强,释药率增大.  相似文献   
288.
通过分散染料和弱酸性染料的循环染色实验,筛选了几种在对染液通入臭氧后在氧化脱色条件下稳定的染色助剂,目的是为了减少臭氧脱色后的染液循环染色中助剂的用量,还研究了染浴臭氧脱色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8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2O3-SiO2 混合氧化物前驱体 ,并对其进行水热改性处理 ,经浸渍(NH4)2S2O8 溶液后再焙烧得S2O82 -/Fe2O3-SiO2 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用乙酸/丁醇酯化反应评估该固体酸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 ,最佳工艺条件为,n(Fe):n(Si)=1:4 ,150℃水压热处理1h ,在0.5mol·L-1 的(NH4)2S2O8 溶液中浸渍6h ,500℃焙烧3h ,在此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可达94.11 %。  相似文献   
290.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险峰 《松辽学刊》2005,26(3):30-32
研究了盐酸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铬蓝K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Cu(Ⅱ)的新方法.Cu(Ⅱ)的质量浓度在0.4-0.8μg/ml范围内与△A值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检出限为0.0519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1.10 ×104L·mol-1·cm-1,相关系数r=0.9974.该法已用于饮用水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