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73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以聚合硫酸铝为吸收剂处理低浓度SO2烟气的工艺条件,通过吸收和解吸,达到富集SO2的目的.考察了聚合硫酸铝浓度、盐基度、吸收温度以及解吸温度等因素对吸收和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溶液对SO2具有较高吸收率和解吸率,并可多次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2.
小型蓄冷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套小型蓄冷空调系统,并采用有机相变材料进行了性能实验,得到了系统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小型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磷酸酯合成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La3+滴定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便于监控磷酸酯合成反应过程及其分离和纯化过程等,主要研究了硝酸镧沉淀滴定法测定有机磷酸酯合成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在浓度为10-4mol/L时可以准确测定.对有机磷酸酯合成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用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和La3 滴定法作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摸清树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释放规律和种类,采用顶空法提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及其混交林11个树种叶片的VOCs,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15 min, VOCs检出率为100%的树种有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混交林中的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检出率为73%-90%的树种有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中的马尾松、黄毛榕(Ficus esquiroliana)和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以及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中的杉木和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中鉴定出的VOCs种类有萜、醇、醛、酮、酯、酸、脂肪胺、环氧等8大类,除了红锥和大叶栎外,其他树种均以萜类化合物数量最多;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鉴定出的VOCs种类有萜、醇、醛、酮、酯、酸、脂...  相似文献   
105.
南京北郊PM2.5中含碳物质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南京市北郊四季细粒子中含碳组分与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在南京北郊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利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M2.5、OC、EC的质量浓度均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2.5的日平均值为122.7±75.2μg/m3,OC和EC的日平均值分别为(15.4±8.0)μg/m3和(3.6±1.8)μg/m3,含碳物质占PM2.5总质量的11%~40%。OC与EC在秋季和冬季有较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6和0.83),表明其来源相似;春季和夏季的相关性较低(r2分别为0.47和0.53),可能原因是有较多二次有机碳(SOC)生成致其来源复杂。利用EC示踪法对SOC的含量进行了估算,夏季SOC占OC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4.6%,可见高温与强烈的光照有利于SOC的形成。利用戴安离子色谱对PM2.5中的阴离子SO42-、NO3-、F-、Cl-、HCOO-、CH3COO-和C2O42-,阳离子Na+、NH4+、K+、Mg2+、Ca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占PM2.5总质量的20%~60%,SO42-、NO3-、NH4+二次离子是南京市郊PM2.5中主要的无机离子。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温度、品位对口,能量梯级利用"的供能原则,讨论了微燃机沼气发电与有机朗肯循环组成的联合循环系统,并给出了该联合循环系统的流程布置。在此基础上,将国外某30kW级微型燃气轮机与使用R245fa为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组成联合循环,进行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循环比单纯的微燃机沼气发电提升了37.46%的输出功,循环效率也提升了37.44%,同时ORC工质流量、燃烧室出口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对系统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准确预测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规律与沉积位置,避免管道堵塞、腐蚀穿孔等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研究硫沉积机理,结合元坝气田元素硫的溶解度含量实验,建立硫溶解度预测模型;基于瞬时热传导、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多相流理论,分别建立超深高含硫气井温度场和压力场数学模型;进行多场耦合求解,获得超深高含硫气井井筒元素硫沉积预测模型,并对元坝气田气井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素硫溶解度随温度、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建立的井筒温度压力模型计算的压力误差小于1%,温度误差小于5%,精度较高;元素硫溶解度在井筒内呈非线性递减,井底最大,井口最小。研究成果可用于预测井筒硫溶解度分布以及硫析出井段,以及同类型气井井筒多相流压力计算,为含硫气井安全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天那水作为有机溶剂对空气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建立测定天那水的分析方法,对天那水进行定性检测分析,分析得出天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组分。在收集到企业的有代表性的21个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31种化合物,并对检出的有机化合物进行研究。通过对所采集到的生产厂家天那水的有机组分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对大气的污染状况,同时也为寻找控制污染的途径及保护人身安全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煤中黄铁矿的形态特征及分布,从煤的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分布特点和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两方面探讨了煤中有机硫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0.
在不同浓度的硫溶液中, 通过化学浸渍方法将单质硫负载到活性炭纤维(ACF)表面, 得到活性炭纤维负载硫(ACF/S)材料。在不同气氛下(HCl, SO2, HCl+SO2)的垃圾焚烧模拟烟气中, 以ACF/S对烟气铅进行吸收实验,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研究其对铅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 ACF/S中的单质硫大多富集在ACF表面, 对ACF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但明显提高了ACF对铅的去除效果。此外, 在不同的烟气氛围(HCl, SO2, HCl+SO2)中, ACF/S均对烟气铅均有较好的捕集效果, 对颗粒铅捕集率均达到65%以上, 对气态铅均达到80%以上。因此, 利用硫改性活性炭纤维提高焚烧烟气中的铅的捕集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