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0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油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特征,并分析了其来源和危害;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相关技术方法,并着重介绍了生物修复及其发展前景;同时对油田防治重金属污染提出了两点建议,指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以期实现油田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2.
清洁生产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生产发展的最好模式。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并考虑到食用植物油工业的特点,本文构建了食用植物油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了AHP—Fuzzy综合评价法对食用植物油工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实例的研究与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准确性较高,能够使企业对自身的清洁生产水平及取得的成果进行准确评价,从而了解企业自身的清洁生产潜力,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塔中石油基地沙尘天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中石油基地1997-2005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塔中沙尘天气多出现在春、夏两个季节。塔中沙尘天气近9a总的趋势是整体平稳,变化幅度不大,沙尘暴的日数减少,浮尘和扬沙日数有所增加。沙尘天气与气温、降水、蒸发量、季风等气象要索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油页岩高温CT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显微CT实验系统,对农安、长庆和大庆的油页岩从100℃到600℃不同温度下的细观变化进行了CT测试。通过对比100℃与600℃三个矿区油页岩CT图像的变化,实验结果揭示农安油页岩随温度升高,首先会产生大量热破裂,但部分裂缝会在更高的温度下闭合;长庆的油页岩层理发育且密度大的矿物较多,随温度的升高,其内部的裂缝一直在增加。大庆油页岩更接近煤的热解模式,在高温作用下,会形成大量的连通空洞。与其他两矿油页岩相比,大庆油页岩在高温下孔隙、裂隙的发育最为明显。这种差异反映了油页岩油母成因的本质差别,这种不同将直接导致油页岩最终开采工艺参数选择的不同。  相似文献   
95.
为了满足油藏开发阶段砂体内部油水识别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地层吸收分析的多属性反演流体识别技术。算法实现分三步:1利用基于广义S变换的瞬时子波吸收分析(GST_WEA)油气预测技术计算地震记录的高、低频吸收因子;2结合吸收因子和其它与流体相关的地震属性,以电阻率曲线为目标函数构建多元线性反演,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对包括吸收因子在内的多种地震属性进行流体敏感性排序;3进一步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对优选的以吸收因子为主的地震属性进行多属性电阻率反演。通过模型分析验证了GST_WEA油气预测技术的抗噪性。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吸收因子较其他地震属性具有更高的流体敏感性,通过多属性反演有效预测了砂体内部的含油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96.
Wen  HanJie  Zhang  YuXu  Fan  HaiFeng  Hu  RuiZho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24):4756-4762
Over the past decade, as one of nontraditional stable isotopes, Mo isotope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geochemical proxy to trace paleo-oceanic and atmospheric evolution through geological history. In this paper, Early Cambrian form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δ 97/95Mo values of Early Cambrian seawater may have been larger than 1.4‰, values that are close to those of the modern ocea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s in Mo isotope composition in samples from two sections (Huangjiawan and Gezhongwu in Guizhou)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redox conditions during sedimentary processes. Combining our results with existing data, a preliminary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seawater Mo isotope composition through geological history was provided. It indicated that Mo isotopic variations we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evolution of atmospheric oxygen.  相似文献   
97.
孙慧  郑兰 《科技信息》2009,(25):26-27
原油中所含的石蜡,它能够形成大晶块蜡,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油田大多采用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热力清蜡等技术。清防蜡作为油井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化学药剂清、防蜡作为油井最主要的清防蜡措施,对于油井的清防蜡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油井加药方式、提高化学清防蜡的措施效果,对于油井的正常生产将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邢林芬 《科技信息》2009,(33):125-126
直线压缩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压缩机,传统的供油方式已不再适用。本文总结了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供油系统,分析了他们供油系统的能量来源。油泵的结构以及油路打开和关闭的方式。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油画为突破口,研究开发了工艺美术资源数据库。工艺美术资源数据库为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的教学、科研,以及对一般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了电子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0.
玉兰油细胞发育和挥发油产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t.)油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油细胞的结构特征是具有3层细胞壁--初生纤维素壁层、木栓质化壁层和内纤维素壁层,杯形构造,特化的胞间连丝和油囊,油细胞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初生纤维素壁层、木栓质化壁层形成和内纤维素壁层形成3个阶段,其挥发油在细胞质和质体内合成。在油细胞发育早期,挥发油就以小滴形式开始在细胞质中产生,然后逐渐与油囊融合直接贮入油囊,与此同时,质体中也合成嗜锇物质,以后随质体解体进入细胞质中,再通过杯形构造积累入油囊。油囊中积累的油经OsO4染色后呈灰色,可分为两层,外层较内层,可能与油的两种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