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借鉴发达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建以提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为目标的CAD教学系统。基于CDIO体系结构进行了借鉴性分析;以CAD课程体系结构调整、教学信息逻辑结构图处理、基础课程辅助教学系统开发、信息反馈评估、综合实践项目设计为主要模块,构建基于CDIO的CAD教学体系。提出构建设计思路,并给出具体结构图和设计方案。对提升整体CAD教学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前"CDIO"、"卓越计划"等工程教育理念只在全国少数高校试点,中国民航大学有幸名列其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相关控制类的课程,特别是相应的实验实践课是本次CDIO课程试点改革中的重点。作为相关课程的"第二课本",传统的实验箱显然无法适应CDIO等课程体系的要求。重点阐述了传统的实验箱及创新性的模块化实验平台的各自特点,并加以比较各自的教学效果。同时,阐述了单片机模块化实验平台在CDIO背景下的实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53.
张恒  刘群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21-122,173
根据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了数字化测图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块,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的《数字化测图》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教学实践表明,CDIO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4.
"4+0"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是一种新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CDIO工程教育模式致力于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之间关系的重构,在"4+0"联合培养项目中实施CDIO工程教育对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有积极意义。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切入点,校企共同制定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互关联、互为贯通的CDIO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教师CDIO工程教育能力,实现高职本科人才系统化培养过程管理,切实提升高职本科学生CDIO工程构思、设计、运行及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55.
静态网页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将CDIO教育理念和"双体实训"模式应用于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拓展和课程考核四个环节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6.
根据我院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情况,将CDIO理念与课程改革相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实践环节的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7.
余建潮 《实验室科学》2013,16(3):131-133
以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为载体介绍CDIO模式,提出“全员参与、全程规范、学生为主、实践为主”的管理理念,构建基于CDIO模式“四位一体”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平台,以及实践平台全过程监管和学生激励机制,在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8.
文章借鉴CDIO教育模式中工程专业的实践项目设计的特点,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按照“技能点-岗位线-企业面”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三级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应用所需的条件提出了要求,旨在保障该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Delphi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实际项目驱动课堂教学,开展真实工程项目设计,加强学生实训及教师自身学习。实践证明,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0.
陈峰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69-70,132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结合教学实践及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讨论了目前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以现代控制理论的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从而提高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