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97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5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4706篇
自然研究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对华南湘中地区上泥盆统弗拉/法门(F/F)界线附近的几种腕足动物化石壳体结构所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始结构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具有棱柱状第三层,二是缺失棱柱状第三层。基于壳体保存程度的详细分析,以阴极发光程度、壳体显微结构为参数建立了壳体成岩作用改造程度的量化模式,经化石壳体氧、碳同位素值的验证,这一模式基本可以用来对不同保存环境下的样品进行筛选。在对比研究中发现,以无洞贝目(Atrypida)为代表的具有柱状第三层结构的样品不仅在保存状况上优于只具有纤维层结构的壳体,而且其氧、碳同位素数值的分布也较为集中,从而说明无洞贝目的壳体是进行氧、碳同位素研究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安徽省巢湖市狮子口剖面上泥盆统(法门阶)五通组的标本,对龙潭楔叶Sphenophyllum lungtanense Gothan et Sze的叶形和脉式等重要特征取得了新认识。华南晚泥盆世楔叶目的起源和演化分异模式不同于劳俄大陆的同类植物,它们兼有原始和进化的营养器官(枝状、线状或片状叶)和生殖器官(缺少或具有孢子叶),显示出较高的形态多样性和镶嵌演化。  相似文献   
993.
就中国的人口素质现状提出了如何提高中国的人口素质,说明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4.
郑宏 《科学之友》2008,(5):158-160
文章从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入手,举例说明中国动漫业目前所存在的瓶颈,并由此提出了振兴中国动漫业的建议,且阐述了动漫产业任重而道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利用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将其应用在井筒流体加热过程中,分析了重力热管加热效果的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条件下,利用深部流体能量提高井筒上部流体的温度,能起到均衡井筒温度场的作用,进而改善井筒温度分布剖面。室内实验表明:工质类型、工质充液率、真空度对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有很大影响。矿场试验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将原油温度加热到原油凝点以上,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井底抽油杆载荷,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重力热管加热过程受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以及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井底温度、热管下入深度、油井产液量的增加,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996.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特殊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动力学条件复杂,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不同大陆边缘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  相似文献   
997.
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宪之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年轻时(1927—1930年)参加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青海亲历了一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1930—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和工作。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教授。李宪之先生一生从事气象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34—1936年先后发表了《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和《台风的研究》,发现东亚寒潮可以穿越赤道,到达南半球并在那里引发降温与降水,同时提出了南半球澳洲大陆寒潮的爆发可以越过赤道在西北太平洋引发台风的生成。晚年又提出了“宏观系统”的概念,指出中国大陆特大暴雨的发生主要与来自南半球的天气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对中国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可以进行监测与预测的理论。本文综合介绍了他在气象灾害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成果以及对气象科学研究的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998.
沙尘暴次数和持续时间呈指数关系N=A·10-b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气象局整理的中国沙尘暴资料,发现持续时间大于t的沙尘暴次数N满足:N=A·10-bt,其中Ab是正的常数。这个规律具有普适性。另外,还发现b值与沙尘暴阈值风速有关,沙尘暴阈值风速较小的地区,如沙漠、沙地以及干旱的黄土高原,b值较小;沙尘暴阈值风速较大的地区,如戈壁、高山等,则b的值较大。  相似文献   
999.
记述中国云南猫蛛科猫蛛属2新种:镰形猫蛛Oxyopes falcatus sp. nov. 和奇异猫蛛O.mirabil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文中测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000.
东海黄海渤海8个主要分潮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应用球面坐标系下ECOM数值模式,数值模拟了东海黄海渤海的8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O1、P1和Q1.采用高分辨率网格,计算区域包括东海黄海渤海、东海陆架坡和琉球以东西北太平洋,考虑实际水深和岸线.开边界条件由全球大洋潮汐模式计算的调和常数给出.较成功地模拟出了8个分潮的传播特征,再现了计算区域内半日分潮的5个无潮点和2个蜕化的半个无潮点、全日分潮的3个无潮点.与65个潮位站的观测资料比较,模式计算的M2、S2、K1和O1分潮振幅和位相的均方差分别为7.85 cm和6.81°,5.04cm和8.14°,3.82cm和13.04°,4.34cm和9.33°.与17个潮位站的观测资料比较,N2、K2、P1和Q1分潮振幅和位相的均方差分别为3.64cm和7.89°,8.47cm和10.51°,1.76cm和7.56°,1.50cm和26.34°.模式模拟的结果可为河口海岸小区域模式提供较为可靠的外海开边界潮汐调和常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