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8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研究了一维黏性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动力学方程组,给出了在小扰动条件冲击波解的渐近稳定性。计算了在初始扰动相当小的情况下冲击波解的叠加,通过局部解的存在唯一性分析和先验估计,证明了叠加得到冲击波解在全局范围内是渐近稳定的。证明通过能量估计方法给出。  相似文献   
122.
选用油气田产出液复杂体系为剖析研究对象,通过对油气田产出液成分的相关信息(颜色和味道)、分离和溶解性等,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提高高年级化学专业学生对多种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3.
建立了封闭圆柱空间多孔介质中非牛顿流体自然对流的数学模型,通过理分析和数值计算,获得了在不同达西-瑞利数Ra和不同流变指数n下,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Nu随Ra和n的变化规律,以及Ra和n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中有效成分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雷公藤药物进行减毒增效,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雷公藤有效成分的萃取进行了研究.实验以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生物总碱以及毒性成分雷公藤红素的收率以及在浸膏中的质量分数为指标,分别对夹带剂种类与组成、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浸泡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75%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温度为43℃,萃取压力为25MPa,静态萃取时间为3h,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时,有利于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以及生物总碱的萃取.所得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甲素收率是传统方法的3.49倍.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有效萃出主要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  相似文献   
125.
本文论述了变分原理的自然条件不参加变分;证明了粘性流体流动的功率消耗Ⅱ_(iv)、Ⅱ_(iv)、Ⅱ_(pc)皆只是驻值原理而不是极值原理;还提出了新的高阶变分定义,它有运算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6.
利用高温反应釜与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添加有抗氧剂N-苯基-α-萘胺(T531)的聚α-烯烃(PAO)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衰变,考察该润滑油的热安定性能.结果显示:低于200℃时,T531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能够较好地延缓基础油的高温衰变,但温度超过270℃后,T531的抗氧化性能降低,无法有效保护基础油.300℃高温产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到63种化合物,包括36种烷烃类化合物、25种烯烃类化合物、1种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剂T531,短链烷烃和烯烃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835%和2.32%,是200℃高温时的20多倍,直接导致润滑油黏度的降低.在200℃高温反应油样中的T531相对含量仅为0.734%,远低于170℃和300℃反应后的2.019%和1.587%.可见,T531在200℃环境中消耗剧烈,对润滑基础油分子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7.
本文通过对电流变液系能量变化的分析,建立了一种Bingham流体的压缩模型,导出了ERF产生屈服应力的必要条件。模型之结果说明,固体粒子凝聚区域在剪切过程中会被压缩,从而产生屈服应力。此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陶荣甲教授对电流变液产生屈服应力原因之论断。在本文的最后对所得到之结果作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8.
A tunable left-handed meta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periodic array of the left-handed dendritic structure units infiltrated with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 i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ssband can move from the original 8.50-10.60 GHz to 7.16- 8.39 GHz after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 are infused. When a dc (direct current) electric field of 666 V/mm is applied, the passband moves toward lower frequency of within 7.08-8.30 GHz. This method provides one convenient way to design adaptive metamaterials.  相似文献   
129.
Superparamagnetic carbon-co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magnetization (85 emu·g-1) and high crystallinity were synthesized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4000 (PEG (4000)) as a carbon source. Fe3O4 water-based bilayer-surfactant-enveloped ferrofluids were subsequently prepared using sodium oleate and PEG (4000) as dispersants. Analyses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dicate that the Fe3O4 nanoparticles with a bilayer surfactant coating retain the inverse spinel-type structure and are successfully coated with sodium oleate and PEG (4000).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ry, and particle-siz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also retain the good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Fe3O4 (79.6 emu·g-1) an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bilayer-surfactant-enveloped Fe3O4 nanoparticles is 42.97 nm, which is substantial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unmodified Fe3O4 nanoparticles (486.2 nm). UV–vis and zeta-potential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ferrofluids does not agglomerate for 120 h at a concentration of 4 g·L-1,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errofluids are highly stable.  相似文献   
130.
100ZG型渣浆泵具有耐磨、耐腐蚀、运行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石油等生产部门。由于输送介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对该类型渣浆泵的理论研究还落后于普通清水泵。本文采用工程上常用的Mixture多相流模型以及扩展的k-ε模型,利用改进的SIMPLE算法进行求解。对该类渣浆泵的整体固相速度分布、静压和总压分布进行模拟,从而得出压力和速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渣浆泵内部许多重要过流部件进行能量损失分析,为该类型渣浆泵的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