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综合类   14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时热等静压(HIP)多元扩散偶DD402/FGH95中的A1,Ta和Ti元素 的扩散规律,发现DD402单晶中存在A1和Ta元素的上坡扩散.因此单晶中在近结合界面处形 成了A1,Ta和Ti元素的富集区以及γ’相的筏形化.对A1和Ta元素的扩散流量及扩散深度进行 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2.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95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讨论了FGH95氩气雾化粉末颗粒的凝固组织,合金相组成,表面化学成分;粉末经过热等静压后的显微组织与相组成,原颗粒边界碳化物的本质和形成机制,热等静压坯再经热挤压后合金组织的改善,以及用改进的最终热处理使合金获得良好的显微组织,以提高合金的高温的拉伸,持久断裂,低周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高体积百分数γ'相强化的粉末镍基高温合金在形变过程中发生再结晶行为。实验表明:在γ'相溶解温度以上再结晶以应变诱发界面迁移方式进行。在γ'溶解温度以下,γ相再结晶以亚晶粒粗化形核方式进行。在γ相再结晶的内界面上可能发生γ'相的分解和随后的再析出。计算了γ相再结晶内界面迁移激活能为635kJ/mol  相似文献   
34.
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预涂粉末量和激光辐照工艺参数对 GH49 合金表面熔掺层中 Y_2O_3 分布的影响及熔掺层的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当功率密度为 17.6kW/cm~2,扫描速度为 0.36 m/min时,熔掺区Y_2O_3 弥散均匀分布,对0.05g/cm~2 涂层粉末量,Y_2O_3 含量达(1.2~1.5)wt%。过热处理后,熔区枝晶组织消失,晶粒细化,晶界弯曲.γ′相与Y_2O_3 粒子共同弥散分布,从而使一般镍基合金实现了表面ODS合金化。  相似文献   
35.
一种单晶镍基合金高温蠕变相关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001]取向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蠕变曲线及位错运动的应力σ0,建立了综合蠕变方程,计算出蠕变不同阶段的激活能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内应力σ0随温度升高明显降低,在试验的应力和温度范围内,蠕变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激活能Q,时间指数mi和结构因子Bi,其中蠕变Ⅰ、Ⅲ阶段Bi值对激活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6.
基于钴基合金Co-20的主要成分,采用双真空冶炼和熔模铸造,试制了铸坯加热炉用钴合金耐热垫块。检测结果表明,试制合金的硬度、耐磨性和高温抗氧化性均优于Co-20。试制垫块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一热轧厂3#加热炉试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7.
GH4169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的高温持久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显微硬度、SME和TME对直接时效态和固溶态的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焊态和焊后时效态的高温持久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上述两种合金在焊态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经焊后时效处理,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分布较为均匀,并以焊合区的显微硬度最高。高温持久实验表明,经焊后时效处理的上述两种合金都呈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并以直接时效态的ZSGH4169高温合金焊后+时效惯性摩擦焊接头的高温持久性能量佳,并高于直接时效态的母材。  相似文献   
38.
The dendrite growth and the associated misorientation evolution on the platform base of a single crystal investment casting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long secondary dendrite arm(LSDA) grew through the whole platform, and a convergent boundary of dendrite arms(CBDA) formed simultaneously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branched arms and the extended secondary arms from the blade zone. The corresponding orientation measurement confirmed that the misorientation of dendrite arm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BDA monotonically increased from 5.9° at one platform edge to 33.5° at the other platform edge. Additionally, the LSDA dendrite deformation was also identified by the accumulated misorientation within the LSDA dendrite core. Furthermore, it was deduced that the increased misorientation along the CBDA was caused by the LSDA dendrite deformation, and the reason of LSDA dendrite deformation was further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ssociated strain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SDA. Because of a 33.5° misorientation along the CBDA,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dendrite deformation might b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 angle boundary.  相似文献   
39.
硬质合金刀具铣削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5磨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在干切削和水基微量润滑(WMQL)条件下刀具磨损对DD5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刃PVD-TiAl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以及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以刀具副后刀面磨损宽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硬质合金刀具副后刀面磨损形态、磨损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用三维轮廓仪对零件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干切削相比,采用水基微量润滑冷却技术,能够延长刀具寿命并改善材料的铣削加工性;硬质合金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结磨损、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扩散磨损.  相似文献   
40.
为解决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4在磨削加工中极易发生的磨削烧伤问题,采用先进的测试方法,对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磨削温度、工件表面形貌、表面层残余应力分布、表面层显微硬度、表面层金相组织等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出该种新型高温合金材料磨削的烧伤机理,旨在为寻求优化的高效,高精度磨中工工艺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