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凤美 《科技信息》2008,(2):241-241
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国外市场竞争,信息化是现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而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不尽如人意。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2.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he 1940s were a transformative decade, when salient scholars like Herbert Butterfield or Alexandre Koyré set out to shape postwar culture by promoting new standards for understanding science. Some years ago I placed these developments in a tradition of enduring arts-science tensions and the contemporary notion that previous, “scientistic”, historical practices needed to be confronted with disinterested codes of historical craft (Mayer, 2000). Here, I want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dimensions of the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the academic study of science became institutionalized. Butterfield’s generation of science historians moulded perception of science in highly specific ways. Whereas the scientist-historians of the 1930s put scientific innovation into its socio-economic contexts, postwar accounts portrayed the birth of modern science as an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Anti-Marxism formed a defining feature of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image of scientific work as a disinterested journey of the mind came to be institutionalized. Rather than spelling the end of ideology, appointments processes in the early Cold War years reveal disagreement about what science was to be invariably coextensive with dissent about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 Rather than testifying to irreconcilable conflicts between interestedness and historical craft, the work of both the 1930s and 40s speaks of surprisingly produc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相似文献   
13.
《人是机器》是李约瑟早年的一部科学思想著作,它严厉批判了意大利哲学家里格纳诺《人不是机器》中的终极目的论生物哲学,并提出一种新生物哲学——新机械论,认为机械论是科学的唯一正确方法,但具有相对性或假设性,并非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新机械论是李约瑟早期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4.
王亮 《科技信息》2013,(23):183-183,238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解读,而从教育学的视角对其解读却甚少。从教育的四个维度,即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这一难题进行了解读。结合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实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引导多元化教育,培养独立人格,重视自由精神教育,倡导发展性教育评价,真正发挥教育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实现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个被历史学家称作“李约瑟问题”的命题今天仍然是全世界科学史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科学”和“中国”这两个特定范畴。此文的目的不是对这一问题再添加一个或数个特解,即不讨论与此有关的种种动力因素-无论是从科学内部还是从科学外部;相反,它将对国际上有关“李约瑟问题”的近期研究提供一个广角俯瞰,着重分析这一问题的来源和的发展,指出其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编史学上的作用,进而将“李约瑟问题”置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审视它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论《周易》对科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学历来旁及科学,这已是定论。80年代以来,这种旁及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突出,以致形成“科学易”与“人文易”对举局面。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这种努力是值得赞许的,但方法上有些问题,主要缺点是夸大了《周易》对科学的积极影响。李约瑟对此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认为,从一开始,《周易》对科学的发展就是一种灾难性的障碍。但他的观点也有片面性,应该说这种影响正负两面俱在。为了把这个复杂问题(从广义上说,也就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引向深入的研究,这里对这位大师的论点,作一全面介绍,也算是对他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赵峥 《自然杂志》2006,28(4):210-214
本文叙述了黑洞理论的由来与发展,浅谈了以霍金辐射为代表的量子热效应。介绍了目前黑洞研究中的两个重要疑难:信息佯谬与奇性困难。探讨了由这两个疑难导致的基本问题:宇宙中的信息是否应该守恒;时间究竟有没有开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史的研究日益趋于多样化 ,超越了模式齐一的传统 .目的不同 ,采用的方法就不同 ,结果也就不同 .在李书中 ,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对中西科技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自然主义概念来接轨东西 ,运用科学源于宗教、科学与社会对立的思维和从属性的思考方法来讨论中国古代科技 ,从而描绘出中国古代科技的实质 ,但李约瑟并没有完全运用跨文化比较方法 ,从而也得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刘放  杨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1):13863-13869
为解决水平定向孔成像勘探任务中传统成像探管前后端易遭挤压而损坏的问题,同时不影响钻孔孔壁全景图的图像质量,设计了一套基于双摄像头组合成像的钻孔成像系统。在成像探管中部设计了两组高度不同、方向相反的180°圆柱缺口作为两摄像头的拍摄窗口,探管剩余部分作为支撑结构承受探管前后端压力,拍摄窗口合计视野范围覆盖360°孔壁,使用双摄像头组合成像算法首先同时对两个摄像头采集的孔壁图像进行单摄像头钻孔成像,得到两幅180°钻孔全景图,然后计算两幅180°钻孔全景图的纵向偏移量并拼接成360°孔壁全景图。经过系统测试与分析,该系统特制的探管结构能适用于水平定向孔成像勘探任务,并可获得图像质量良好的钻孔孔壁全景图,为水平孔钻孔成像系统的探管结构设计与成像算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四平市2012年城区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削弱了最大值评价指标在最终评价等级中的贡献,使得评价等级"居中"(占90%);而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相乘取大"的运算法则使得权重矩阵A和隶属度矩阵R都与指标的质量浓度相关,夸大了超标指标在最终水质评价等级中的贡献,导致评价等级多为Ⅰ类和Ⅴ类水(占60%)。结合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认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更贴近真实地下水水质情况,也说明了任何的水质评价都不能脱离监测数据而只依赖数学的计算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