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6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马一浮和熊十力都是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全面反传统的历史背景中,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儒学价值的著名人物.二人虽相知甚深,却又和而不同.二人都以六经为依归,都以阐发六经大义为本分,但他们的六艺论,既有大纲大要上之异同,又有许多具体观点之分歧.  相似文献   
82.
张慧敏 《科学之友》2007,(6):140-140,142
通过查阅资料,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1997年-2006年10年间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诗经》研究做一梳理,以及为以后的《诗经》研究作准备。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的由来和发展状况、中国学校引入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等进行探讨,认为在学校中引入和推行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从半个世纪来苏俄歌曲在中国传唱不衰的现象入手,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不同的民族葳难基础上文化认同;相同的社会制度目标下的价值趋向;相同的情意心理结构中的审美谐同;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浓郁的“苏俄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85.
文先明 《系统工程》2004,22(3):52-56
利用国家资本,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是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湖南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基本历程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国际资本加快湖南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6.
本文探讨了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必要性,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因而会计准则必然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87.
寒食清明是唐代重要的时令节日之一 ,在唐诗中有着大量的描写寒食清明节的诗篇 ,从中显示出寒食清明节在唐代的风俗。这些风俗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继承 ,如禁烟赐火 ;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发展 ,如上坟扫墓 ;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突破 ,如踏青游玩 ;还有的是对唐以前习俗的创新 ,如宴游文会  相似文献   
88.
当今世界,国际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关系的参加者已不限于国家这一单一主体,个人、跨国公司等私主体纷纷活跃在国际舞台。因此,有人就提出个人是国际法主体的主张,认为国际法主体除国家以外还有个人。不过这种观点存在众多疑惑,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89.
俗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它独有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但历年来对这些形象的分析与评论都比较单薄。本文着重阐述汉乐府民歌中女性形象健康活泼等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注重从女性角度欣赏这些女性形象独有的风情。  相似文献   
90.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units, initially def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ngress of Chicago in 1893, represented a major step forward in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standardisation. Yet they were flaw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technically, were adopted inconsistentl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were soon subject to criticism and revision.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units—notwithstanding their flaws—were in fact adequate for the needs of engineering, commerce and science at the time, and concludes that the practical position was actually very satisfactory. It also addresses how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units came in to being, in the context of alternative philosophies of the nature of the standardisation process—that it can be essentially central or local. The central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units was the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ngresses of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which I conclude were a highly unsatisfactory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many of the weaknesses in the resulting standards. In contrast, I argue that it was local influences, the networks of scientists and standards laboratories that defined and maintained the standards, which gave them their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