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0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用568.3nm和568.8nm的激光混合共振激光发钠蒸汽,对钠分子从2^3Пg跃迁到a^3∑^+u产生的紫外受激扩散带的时间谱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做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拟合,其结果与实验吻合,由此得到了有关能级的寿命及动力学参量。  相似文献   
42.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hypothesis for peptides is that binding sites of ligands and their receptors are encoded by short, complementary segments of DNA. A corollary hypothesis for nonpeptide ligands posited here is that peptide replicas may be encoded by the DNA segment complementary to the receptor binding sites for nonpeptides. This corollary was tested for digitalis, a family of cardiotonic and natriuretic steroids including ouabain. A hexapeptide (ouabain-like peptide, OLP) complementary to a ouabain binding site on sodium/potassium dependent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Na+ K+ ATPase) exhibited activity in a digitalis bioassay. Antisera to the complementary peptide (OLP) stained the neurohypophysis in an immunocytochemical procedure. The complementary peptide was found to share an identical 4-amino acid region with the 39-amino acid glycopeptide moiety of the vasopressin-neurophysin precursor. This glycopeptide was isolated from pituitary extracts; it exhibited digitalis-like activity in the submicromolar range and cross-reacted with complementary peptide antibodies. Another digitalis-like substance with high activity also was detected in the extract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vasopressin-neurophysin glycopeptide has digitalis-like activity. Moreover, th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peptide mimetics of nonpeptides are encoded in the genome. Received 23 November 199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8 January 1999; accepted 19 February 1999  相似文献   
43.
借助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无铅压电陶瓷压电、介电性能的测试,研究了BaTiO3含量、预烧温度、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1-x)(Bi1/2Na1/2)TiO3-xBaTiO3(简写为BNBT-100x)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BNBT系陶瓷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BaTiO3摩尔分数x=0.06、预烧温度850℃、烧结温度1130℃、保温时间2h。通过XRD分析了BNBT系压电陶瓷的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参数及晶格畸变随着BaTiO3摩尔分数的变化,确定了该体系的三方-四方的准同型相界在x=0.06~0.08之间。  相似文献   
44.
戴蒲英 《广西科学》1998,5(1):62-65,70
在水培条件下进行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马尾松(Pinusmasonian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种子和幼苗的耐盐性试验。盐浓度为0.0%,0.1%,0.2%,0.3%,同时用250×10-6多效唑(MET)测定预处理种子后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浓度越大,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越低,简化苗木活力指数(SVIS)越小;MET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SVIS有抑制作用。但盐浓度越大,种子发芽率、SVIS越大;根茎比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MET有增加根茎比值的趋势;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MET能提高脯氨酸的含量;在试验盐浓度下,刺槐、马尾松耐盐能力为0.2%~0.3%,水杉0.1%~0.2%。在沙培条件下,用250×10-6硼酸,0.3%氯化钙和250×10-6MET处理刺槐、湿地松(Pinuseliotii)、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种子,其耐盐能力增强。其中,氯化钙处理湿地松效果较好;硼酸处理侧柏效果好,MET处理居中。3种处理对刺槐的耐盐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5.
以田菁和碱苋菜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沙培的办法培养幼苗,分析测定了盐胁迫下,田菁和碱苋菜植物鲜重、干重、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以及植物地上部分Na^+、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亍浓度的递增,两种植物的鲜重、干重、K^+含量均降低,Na^+和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质膜透性明显增加。但降低和增加都是碱苋菜大于田菁。从而证明田菁的耐盐性能大于碱苋菜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以各种温度处理人的血影细胞悬液60分钟后测定可滴定巯基含量和膜结合ATP酶活力的变化,探讨高温损伤人红细胞膜机制的有关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人的血影细胞悬液在48℃以上高温处理条件下,可滴定巯基含量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膜结合ATP酶活力则随温度升高逐渐下降,酶活力变化与可滴定巯基含量变化两者呈负相关。本文初步讨论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贝类鳃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水中具有不同细胞密度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 Linnaeus)鳃组织的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密度藻细胞对这些动物鳃组织Na^ ,K^ -ATP酶有激活作用,高密度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铜在 Na Cl/ K S C N/ Na2 S O4 溶液中阳极溶解时存在电化学振荡现象, Na2 S O4 的加入使振荡诱导期显著减小,振荡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探讨了电极表面状态和电极周围电解液组成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及电化学振荡过程  相似文献   
49.
细胞内游离阳离子在生物生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核磁共振(NMR)作为一种无创伤研究生物样品的测试方法,可以实时、动态地检测细胞内阳离子浓度,对研究阳离子在生理病理过程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综述了NMR技术在生物细胞内阳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0.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和P2O5混合物做萃取剂^241 Am^3+为示踪剂,做了从硝酸溶液中液-液萃取Am的实验研究。完成了硝酸浓度和震荡时间的变化影响^241 Am^3+萃取效率的条件实验。发现P20,的浓度≥0.0125mol/L时,^241 Am^3+ 的萃取效率大干98%;震荡时间≥30s,两相便可达到萃取平衡。分别用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乳酸以及N%CO3溶液对^241 Am^3+进行反萃取。结果显示N%CO,溶液能给出很高的反萃效率。而且,在很短的震荡时间内,两相都能达到反萃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