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0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670篇
系统科学   53篇
丛书文集   305篇
教育与普及   14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6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864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因是人类生命的密码,记录着所有个体特征的遗传信息。本文将在肯定遗传基因的客观作用的基础上,对遗传和环境,情商和智商等一系列关系作一初探,以求对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和方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2.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IPv6其广泛的地址空间,优良的服务质量等诸多优势,成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而网络的拓扑发现作为网络管理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IPv6网络拓扑结构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3.
日本庆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开发出一种可长期保存数据的新技术:利用活细菌替代磁盘和光盘等存储媒介,从而将数据保存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时间。在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成的细菌上写入遗传密码,还可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如何在企业中实施6σ的管理方法,力求从系统分析中得出一套可以重复再现或模拟的模式,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首先论证了6σ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什么是6σ质量管理并从统计学的原理出发,源求6σ的质量管理的起源及6σ的质量管理,最后介绍了如何实施6σ质量管理.实践证明6σ是企业开启质量管理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65.
李威东  徐国兴 《海峡科学》2007,1(12):20-20,35
青少年型视网膜劈裂为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疾病,病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臂的Xp22区,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男性。现将我院门诊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科技潮》2007,(3):4-5
农业部明确五大科技主攻方向;2007“地球卫士”;周以真:出任美国NSF高官;大卫·科波菲尔:发现“不老泉”;苏尼塔·威廉姆斯:打破太空行走纪录;威廉·安德森:“基因疗法之父”获狱14年;  相似文献   
67.
阐述了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健康网络平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8.
以6-甲基-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合成了噻唑橙染料的一个衍生物,并比较了它与其他两种噻唑橙类染料的光谱性质,讨论了取代基的引入对于染料光谱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噻唑橙相比,在分子中引入甲基后,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与蛋白结合后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荧光最大波长蓝移.  相似文献   
69.
2007年9月15日,“2007杭州(中国)寻亲大会”在西子湖畔举行。抱着渺茫的希望,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寻亲者,在会场中面对面接触。这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寻亲大会。 就在今年7月,中国第一个专门服务于失散人员的寻亲基因数据库在国科院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建立。也许,这能够成为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寻亲者不需要再东奔西跑,只需要机器的自动比对,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亲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0.
《合肥科技》2007,(1):8-8
安徽医科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为根治这种皮肤肿瘤疾病奠定了良好基础。日前,中华医学会决定授予7个科技项目为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学军教授领衔的“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遗传学研究”,名列一等奖项目第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