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hanges i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were studied in perfused liver from rats aged 24 – 365 days. Oxygen consumption together with the rates of gluconeogenesis, urea synthesis and ketogenesis were determined. Basal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as well as the ability of the liver to synthesize glucose, urea and ketone bodies declined from 24- to 365-day-old rats. On the other hand, on transition from 24 to 60 days the liver oxidation rate of hexanoate, sorbitol and glycerol is enhanced, but not of ketone bodies or palmitat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weaning to middle age is accompanied by defined changes in hepatic substrate oxidation. From the observed time course of the decrease in basal and substrate-stimulated oxygen consump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rat liver cells a decline in respiratory chain function, long-chain fatty acid and ketone body metabolism, gluconeogenesis and ureogenesis occurs at a relatively early life stage. Received 19 June 199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1 September 1998; accepted 11 September 1998  相似文献   
22.
为了建构分子连接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酮和醚类化合物结构与折射率的关系.在分子拓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基团染色指数mL,运用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技术研究了57种酮类和醚类化合物分子的折射率与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mL与折射率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对酮类和醚类化合物折射率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为0.45%和0.69%.用所建模型分别预测了4个酮分子和5个醚分子的折射率,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8%和0.97%,因此,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23.
在分子拓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基团染色指数^mL,运用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技术研究了91种酮类、醚类和酯类化合物分子的沸点与分子结构问的定量关系.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mL与沸点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估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利用模型对另外一些分子的沸点进行预测,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24.
2-吡啶酮肟是一种新颖的配体,它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所合成的苯基2-吡啶酮肟镉(Ⅱ)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数据为a=10.618(3),b=11.687(4),c=15.279(5),α=101.263(4)°,β=100.166(4)°,γ=101.807(4),v=1 773.3(10)3,Z=2,Mr=831.08,Dc=1.556 39g/cm3,F(000)=844,μ=0.835,R1=0.046 3,wR2=0.078 9。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表明它是一种新的镉(Ⅱ)配合物,配体分子上的N与Cd(Ⅱ)形成了六配位的结构。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和水相体系相结合的绿色合成法优化缩氨基硫脲的合成条件,扩展超声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在超声辐射下水溶液中以取代芳香醛、芳香酮和氨基硫脲为原料探索合成缩氨基硫脲的最佳条件(P=250 W,t=8~15 min)。结果合成了12种取代芳醛、芳酮缩氨基硫脲化合物,部分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了其结构。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6.
采用先合成含硫醚键的单体, 后进行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 合成高分子量的新型聚芳硫醚酰胺类树脂-聚芳硫醚砜酰胺(PASSA)和聚芳硫醚酮酰胺(PASKA), 其特性粘数分别为0.72 dL/g(NMP为溶剂)和0.62 dL/g(浓硫酸为溶剂), 并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 通过热分析得出聚合物PASSA和PASKA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279.9 ℃和188.7 ℃, 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61.5 ℃和467.08 ℃, 表明PASSA和PASKA具有优良的热性能; 溶解性实验表明, PASSA和PASKA是一种耐化学腐蚀性的树脂.  相似文献   
27.
采用亲核取代反应, 通过A2+B3方法制备含联苯结 构氟封端超支化聚醚醚酮(HPDEEK-F), 用4-苯乙炔苯酚与得到的氟封端聚合物反应, 制得苯乙炔封端的超支化聚醚醚酮(HPDEEK-PEP), 并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 结果表明, 苯乙炔封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氟封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稳定性好于氟封端聚合物, 两种聚合物在极性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28.
用三苯基膦-氯化钌-DPEN配合物作催化剂催化了苯乙酮和几种邻位取代苯乙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对苯乙酮和几种邻位取代苯乙酮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在优化的条件下,其不对称氢化反应的转化率可达到100%,其ee值可达到49%~78%。  相似文献   
29.
以吡咯和对氨基苯乙酮、3,5-二氯-对氨基苯乙酮、3,5-二溴-对氨基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杯[4]吡咯,优化了合成条件,并通过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30.
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DMPA)、水合肼等为原料,制得了自乳化的肼基封端聚氨酯稳定乳液。以苯乙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得了含酮羰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将含肼基和酮羰基的两种乳液共混,所得复合乳液用作塑 塑复合粘合剂,使其在室温下发生酮肼交联反应以提高粘接性能。考察了预聚反应时间对预聚反应程度、不同DMPA含量和R-值(预聚体中n(—NCO)/n(—OH))对聚氨酯乳液性能以及两种乳液配比对胶膜凝胶含量、吸水率及180°剥离强度的影响,并比较了含肼基聚氨酯和小分子己二酰肼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当预聚反应210min、DMPA质量分数4.5%、R值小于1.5时,可制得稳定的聚氨酯乳液;随着共混乳液中肼基含量的增加,乳胶膜凝胶含量增大,吸水率增加,180°剥离强度降低;含肼基的聚氨酯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改性效果优于小分子己二酰肼的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