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标准依据家养麝的常用饲料营养成分、消化、代谢和饲养试验结果的大量资料制定。包括仔麝、育成雌雄麝、成年雌雄麝和繁殖雌麝等七种饲养标准。按本标准饲养大群雌麝的繁殖率比对照组提高34%,雄麝的麝香产量比对照组提高19%。  相似文献   
12.
以较为简便的方法制备了几种离子交换树脂-Pd催化剂,并将此类双功能催化剂用于丙酮和氢气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实验发现,催化剂的吸氢越大,反应选择性越好;而其交换容量过高则降低了选择性,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但有一适宜值增大丙酮空速(LHSV)降低了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压力对反应影响不大.在各种树脂-Pd催化剂中Pd-干氢树脂(Pd-DH)的性能最好.在较佳的反应条件:温度130℃,压力2MPa,LHSV5h-1,氢酮比0.4下,用pd—DH催化合成MIBK,丙酮转化率为48%,MIBK选择性可达98%.  相似文献   
13.
制备含羧基侧基聚芳醚酮酮树脂的初步探索(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偏苯三甲酸酐制备1,2,4-苯三甲酰氯,再以二苯醚(DPE)、1,2,4-苯三甲酰氯(TAMC)为单体,无水AlCl3/二氯乙浣(DCE)/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催化剂溶剂体系,在Friedel-Crafts亲电聚合条件下合成了含羧基侧基的聚芳醚酮酮树脂(PEKK),进行了耐溶剂性试验,测定了其酸值及粘度,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IR、DSC、TG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含羧基侧基的聚芳醚酮酮树脂(PEKK)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是可溶性无规低聚物,聚合物含有羧基侧基,可望成为耐高温性能分离膜、离子交换树脂,同时可作为交联聚合物、接枝聚合物及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的中间体,而且通过二元或三元聚合来改变交联点、接枝点的密度,为进一步得到结构多样化与性能各异的聚芳醚酮酮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C4烃在甲乙酮溶剂体系中的相对挥发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静态法测定不同温度下正丁烷,丁烯-1,顺丁烯-2与甲乙酮溶剂体系的压力-组成数据,并与纯C4烃的饱和蒸汽压曲线比较,可以看出,甲乙酮溶剂改变了正丁烷与丁烯之间的相对挥发度,确定了萃取精馏分离丁烯与丁烷的关键组分为正丁烷与丁烯-1,其相对挥发度为1.1-1.2。  相似文献   
16.
UV-531的改进合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三氯甲苯法合成UV-531(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路线进行了改进,选用氯代正辛烷做为烷基化试剂,同时使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产品的质量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连续流体系中,滤后水经氧化铈催化臭氧氧化(CeO2/O3)后小分子醛、酮、羧酸及酮酸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发现CeO2/O3明显提高了DOC和SUVA的去除率,醛、酮副产物的产量比单独O3氧化后的增加了8%,而羧酸和酮酸的产量却比单独O3氧化后的分别降低了28%和54%.羧基类副产物大幅降低的原因主要与CeO2表面Ce(Ⅳ)对羧基官能团较强的络合亲合力有关.CeO2/O3氧化后小分子副产物总量比单独O3氧化后的降低了23%,但用小分子副产物总量折算有机碳占DOC的比例来间接显示氧化后剩余DOC的可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CeO2/O3进一步提高了滤后水剩余DOc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CCSD(T)/6-31+G(d,p)//BHHLYP/6-311++G(d,p)+0.9335×ZPE理论方法,构建了在O2/NO存在的情况下Cl原子与甲基乙烯基酮反应的势能面剖面图.该反应体系的势能面上存在多个可能的反应途径,包括直接氢抽提通道和加成-消除通道.计算结果表明:在初始反应通道中,最可行的反应途径是生成加合物CH3C(O)CHCH2Cl(IM1)和CH3C(O)CHClCH2(IM2).在大气条件下,新形成的加合物IM1和IM2可以进一步与O2/NO发生反应,生成最终的主要产物氯乙醛(CH2ClC(O)H)和甲醛(HC(O)H),这与实验中检测到的主要产物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含萘环聚醚砜醚酮酮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热重法研究了新型含萘环聚醚砜醚酮酮(PESEKK)在N2和空气中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PESEKK在空气中的热降解过程为二步反应,在N2中为一步反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其降解温度线性升高,在N2中的降解温度比空气中的高.由Ozawa等失重百分率法求得PESEKK在N2中失重0%~30%的反应活化能在230.2~239.5kJ·mol-1,频率因子A值在2.315×1014~4.718×1014min-1之间,并确定了其热降解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  相似文献   
20.
以间甲基二苯醚(MPE)对全对苯基位聚醚酮酮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ePEKK含量的增加,共聚物(PEKK/MePEKK)的对数比浓粘度、Tg、Tm和结晶度逐渐下降,但仍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其溶解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