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798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61.
青藏高原盆地系统演化与高原形成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随着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在高原的内部和外围发育了众多的沉积盆地,在这些沉积盆地中详细地记录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高原北部盆地的演化显示出向北递进增长的特征,以南北挤压为动力背景的北部前陆盆地演化代表了盆地对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响应关系:金沙江缝合带、昆仑山、祁连山的新生代逆冲抬升的时间分别为53 Ma、46 Ma和29.5 Ma.对高原南北盆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对比发现:祁连山和高喜马拉雅的逆冲时间相同,说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62.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第2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TIPEX)1998年5-7月改则、当雄和昌都3个大气边界层加强观测站获取的近地面层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廓线规律,给出了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空气动力学参数和地表温度变化规律,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湍流通量特征及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163.
为了对青藏高原暴雪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研究,在对1995年1月17-18日(“95.1”)高原暴雪进行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该次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和客观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有能力再现地面以上大、中尺度环流系统和热力场;同时MM5能够成功地模拟出复杂大地形条件下“95.1”高原暴雪中尺度低涡的发生、发展及结构演变。模拟的运动场和云微物理量场的时空演变表明,垂直运动场与水汽场的耦合是水汽凝结和冻结成雪的运动学条件;气旋性涡柱和上升运动及深厚湿舌的耦合是暴雪形成的一种重要动力机制;模拟的流场演变表明流场更能表征高原上的中尺度系统。  相似文献   
164.
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认了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有19种(包括3种栽培植物),1变种;把V.sativa L.和V.angustifolia 合并,同意《Fl.Siber.Centr.》(vol.2,1979)中将V.amoena Fisch.ex DC.的2个变种,以及V.cracca L.的3个变种;确定了V.megalotropis Ledeb.在内蒙古有分布;而V.bungei Ohwi。在内蒙古没有分布;更正了《内蒙古植物志》(ed.secund.vol.3,1989)中一些种的不确切分布。  相似文献   
16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防旱体系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多年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抗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蓄水、保水、调水、管水”的旱灾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66.
蒙古王公的年班制度作为清朝对蒙政策的一项内容,对巩固满蒙联盟、稳定边疆、促进蒙古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开阔蒙古王公的眼界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加速了蒙古王公的腐化、加重旗内属民的负担和经济困难等。  相似文献   
167.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in atmospheric aerosols and its sources in the glacier area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seven totally suspended particl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continuously at the col of the Zhadang glacier (30°28′N,90°39′E,5800 m a.s.l.), Nyainqêntanglha Range, southern TP, from June to October 2006. Twenty-seven elements (Li, Be, B, Na, Mg, Al, K, Ca, Sc, Ti, V, Fe, Mn, Zn, Ga, As, Rb, Sr, Y, Cd, Cs, Ba, Tl, Pb, Bi, Th, U) were analy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st elements (especially crustal elements) are lower than values at the Nam Co St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2005, and also much lower than other sites in the TP such as Wudaoliang and Waliguan. This suggests that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aerosols in the Zhadang glacier area may represent the background levels of the middle/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TP. Crustal enrichment factors (EFs) reveal that several elements (e.g. B, Zn, As, Cd, Pb and Bi) may have anthropogenic sources. The southern TP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summer Indian monsoon during the sampling period. Backward air mass trajectory analysis suggests that air masses in the region may originate from South Asia. Therefore, anthropogenic pollutants from South Asia may be transported by the summer Indian monsoon to the region which clearly affects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 the southern TP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season.  相似文献   
168.
拼音化蒙文输入输出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拼音化蒙文输入输出系统”的概况、原理、功能和它的主要特点。本文所描述的该系统是一种蒙文信息处理系统,它为处理蒙文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这是个实际的科研项目,该项目87年10月通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169.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应用统计和动力诊断方法,分析了初夏南亚高压(SAH)中心位置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青藏高原东南部热源异常的联系.结果显示:初夏SAH中心位置具有显著的准6 a变化特征,但仅有其经向位置与初春青藏高原东南部(SETP)大气潜热活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偏强的初春SETP潜热活动相联系,异常的西风出现在青藏高原的南侧20°N附近,偏西风异常北侧的正涡度异常及其南侧的负涡度异常,加强了青藏高原附近的异常气旋以及印度次大陆半岛及印度洋上空的异常反气旋,这一异常环流形势可以从初春一直维持到初夏,不利于SAH向北移动,最终导致初夏SAH中心位置偏南;反之,初春SETP异常偏弱的潜热活动将以大致相反的物理过程,最终使得初夏SAH中心位置偏北.冬末春初的SETP潜热活动是预报初夏SAH中心经向位置年际变化的一个关键信号.  相似文献   
170.
利用五道梁1993年9月~1995年8月的辐射收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秋季地面加热场强度有明显的急增和骤减过程,正是加热场的这种突变引起了季节的明显转换;冬季地面积雪多的年份,地面加热场强度较弱,第二年夏季加热场强度则较强;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强、冬季弱;冬季地面积雪时间较长时,由于地表反射率增大,地中释放的土壤热通量较无雪时减少,可能造成该地区地面出现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