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逐月频率计算法和Tennant法计算了伊河和洛河的生态径流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北方中小型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的一些改进方法:改变连续历时时段计算法、逐月次最小(大)生态径流计算法、确定河流生态径流量上界的参照法和逐月频率计算的综合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北方像伊河和洛河这样流量不是很大但年际和年内变化较为剧烈的河流,采用改进方法确定其河流生态径流量更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树脂相比色法测定微量钼的最佳条件。用此法测定了呼和浩特地区自来水和马奶酒中钼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和3.1%,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3.
强酸促进的Mo/HZSM-5基催化剂上甲烷脱氢芳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出一种强酸促进的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催化剂Mo-A/HZSM-5.在可比的实验条件下,其对甲烷的转化活性和苯收率比非促进的Mo/HZSM-5催化剂均提高约40%,且催化剂稳定性大为提高.实验结果揭示表面酸度,主要是表面B-酸位浓度,与甲烷的转化活性密切相关.本文认为在强酸促进的Mo-A/HZSM-5催化剂上,甲烷活化脱氢主要系经由B-酸助的C-H键异裂的反应途径,即:低价Mo物种则可能在稳定卡宾中间态,以及后续的齐聚、芳构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莫言的小说大多在历史的宏大语境中展开对民间的叙述,意图表现别一种东方民族性。通过对《檀香刑》这个文本的分析,探讨了其作品的“媚丑”审美内核及民间性的实质内涵,实际上其作品具有后殖民语境下一种他者的目光,并由此分析了其作品对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55.
Mo_2C 相价电子结构及其本质硬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Mo2C相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近似平行于c轴方向分布的Mo—C原子键最强,Mo—Mo原子键次之;垂直于c轴方向分布的Mo-Mo原子键也是强健,从而解释了Mo2C相本质硬度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56.
57.
《三遂平妖传》是文学巨匠罗贯中的作品,《水浒传》也是由他改编写定的,但是罗贯中对于两部作品中所涉及到的北宋年间的两次农民起义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这种情况出现的其原因,一是作者本人的儒家道德立场,二是受已有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在传统的“归乡叙事”中,对故土风景和人事的回忆和描述是故事的主题。鲁迅因循《故乡》中残旧破碎的“风景’’确立自己的启蒙者角色,并呼应其内心的悲痛和焦虑。《白狗秋千架》中的莫言则在传统的“归乡叙事’’之上,更多地复原故乡“风景”的多面之相,不仅消解了启蒙的意味,在更深的层面上,展示了故乡旺盛狂野的生命力。联系两部作品产生时的历史语境,可以一窥“怀乡人”面目。  相似文献   
59.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天性颖悟,有十卷诗文传世.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悲愤乏词.因他"读书颇存涉猎",对历史掌故了然于心,融化在诗文中,奇崛警人又自然舒展.他的诗歌世界,既是典故的宝库又有心路的标识.  相似文献   
60.
麽文化是指壮族及其先民自古至今传承的民间麽教信仰文化。本文以田野考察和理论探讨相结合,从壮族各地民间、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三个层面,对壮族麽教文化在当代壮族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变化发展趋势、学术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