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8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农村环境卫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国内外沼气利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我国沼气利用技术的不足。针对沼气池建设问题,探讨了新型复合材料在沼气池研发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SMC新型复合材料沼气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2.
使用雷达、地面加密观测、探空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2009年7月22日0400—2400 UTC的21小时内东北冷涡后部在京津地区连续发生的4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形态演变和中尺度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东北冷涡后部稳定的西北气流背景下, 由于东北冷涡后部对流层中层西北气流中的浅槽、其在对流层低层发展的低槽和低涡以及对流层低层高压脊西北部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冷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导致4次过程中强对流的组织形态各异。第一次过程受冷涡西侧一个浅槽锋生影响, 在河北北部形成西南?东北走向弱对流线, 对流线位于北京北部的对流发展较强, 移动迅速, 发展为超级单体和弓形回波, 其冷池出流和西南暖湿气流辐合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后部增生型组织形态, 横贯京津地区。第二次过程是第一次过程位于北京南部的冷池出流触发, 形成超级单体, 之后受第一次过程冷池向西出流的影响, 产生西南?东北走向的后部增生型对流线。第三次过程发生在第一个浅槽造成对流层低层低涡发展的环境下, 低涡西侧的偏北风与低层高压脊北部的偏南风在冷池上面辐合, 造成多条平行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后部增生型对流线, 产生列车效应, 造成天津的强降水。第四次过程由冷涡西南部的又一个浅槽锋生和冷涡在天津北部调整出的切变线共同触发, 两个初始的西南?东北走向对流线合并形成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线状对流, 最后南侧的对流发展为弓形回波。4次过程中出现的弓型回波部分还具有弓箭回波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3.
使用JSP技术配合Struts三层架构设计在线考试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连接池、登录模块、抽题模块和考试模块。总结了当前类似在线考试系统存在的账号同时在线问题、用户键盘的误操作问题、题型灵活性设置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修改服务器端脚本、数据库关系与客户端脚本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4.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设计新式沉锤模型,建立了双椁联称法同时测定熔体的体积质量及表面张力的新方法,并用此法首次测定了高硼镁熔渣的体积质量及表面张力,测定无水乙醇室温(20℃)的体积质量及表面张力值与文献值符合,表明此测试方法原理科学,实验装置简便易行,数据重现性好,准确,效率高,是目前较好的熔体性质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5.
Bi熔体粘滞性的非连续变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熔体的粘滞性是液态金属原子迁移能力的一种表现,反映了原子间结合力的大小,是重要的熔体敏感物理性质之一,从中能得到许多关于液态结构的信息,同时也是重要的铸造工艺参数。Bi熔体的粘度一温度曲线关系表明,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但并不连续,计算可知,高温区域的粘流活化能E值最小,低温区域的最大,中温区域的处于两者之间。随温度升高,流团尺寸vm在减小。结合DSC曲线分析认为,粘度异常变化区域是Bi熔体由不均匀向均匀原子结构非连续变化所引起的,与熔体中原子健的转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The melt quality of ductile iron can be related to the melt's thermal analysis cooling curve. The freezing zone of the thermal analysis cooling curve was found to indicate the melt quality of the ductile iron. A comprehensive difference parameter, Ω, of the thermal analysis cooling curves wa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properties of ductile iron melts such as 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graphite morphology. As Ω ap- proached O, the thermal analysis cooling curves were found to come together with all the properties indicat- ing melt quality about the same. A database of thermal analysis cooling curves related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ductile iron melts was set up as a basis for a method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melt quality of ductile iron by pattern recognition of thermal analysis cooling curves. The quality of a ductile iron melt can then be immediately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its thermal analysis cooling curve freezing zone shape to those in the database.  相似文献   
97.
硼铁矿碳热还原过程中MgO的挥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碳热还原硼铁矿过程中MgO的还原挥发过程.结果表明,试样的总失重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 400~1 450℃时很快达到最大值,最大失重率为61.8%.MgO以镁蒸气的形式挥发而造成失重,试样中MgO最大失重率达到98.0%.挥发过程中又被重新氧化,一部分在炉管底部形成羽毛状的白色晶体,另一部分和硼、硅的挥发物一起在炉管口形成白色粉末,附着在炉管壁上.证明了碳热还原硼铁矿过程中MgO有挥发现象.  相似文献   
98.
采用溶-凝胶法制备Mg:Ba0.3Sr0.7Zr0.18Ti0.82O3陶瓷粉末,以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Mg元素掺杂的Mg:Ba0.3Sr0.7Zr0.18Ti0.82O3陶瓷.研究MgO掺杂量为1.6%(质量分数)时,MgO固相掺杂和Mg计湿化学法掺杂两种不同的掺杂方式对Mg掺杂的Mg:Ba0.3Sr0.7Zr0.18Ti0.82O3陶瓷显微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g掺杂量相同时,掺杂方式对Mg掺杂的Mg:Ba0.3Sr0.7Zr0.18Ti0.82O3。陶瓷的显微结构和电学特性有显著的影响,相比纯的Mg:Ba0.3Sr0.7Zr0.18Ti0.82O3陶瓷,两种掺杂方式中,Mg2+湿化学法掺杂相对于MgO固相掺杂,在BSZT陶瓷中的分布更均匀,替位程度更高,所以其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也相对更大.而MgO固相掺杂相对于Mg2+湿化学法掺杂明显地促进了陶瓷晶粒的生长,提高了陶瓷的致密性,同时其击穿电场和电阻率也有较大提高.1350℃下烧结的固相MgO掺杂的Mg:Ba0.3Sr0.7Zr0.18Ti0.82O3陶瓷性能较优,介电常数约为590,介电损耗低于0.0005,电阻率为7.78×10^13Ω·mm,击穿场强为6.56kV/mm.  相似文献   
99.
通过假设泊松比率和无量纲参量在温度T高于德拜温度时与温度无关,推导出了体积弹性模量BT(T)和剪切模量G(T)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将推得的关系式应用于计算8种矿物质的BT和G,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0.
试题库智能组卷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试题库的智能组卷。通过对组卷约束条件的描述,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解决此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数据结构及组卷搜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