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8篇
  免费   833篇
  国内免费   1350篇
系统科学   218篇
丛书文集   1162篇
教育与普及   11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7篇
现状及发展   18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561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902篇
  2013年   1130篇
  2012年   1361篇
  2011年   1539篇
  2010年   1463篇
  2009年   1462篇
  2008年   1675篇
  2007年   1604篇
  2006年   1393篇
  2005年   1325篇
  2004年   1202篇
  2003年   1206篇
  2002年   1190篇
  2001年   1028篇
  2000年   708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89篇
  1993年   341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炸药中间体3,3′-二氯-2,4-二硝基二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对其产率的影响。经测定,该产品的熔点为140℃~141℃,外观为橙黄色结晶体。  相似文献   
72.
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金属切削毛刺分类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将金属切削毛刺分为两侧、进给和切削方向毛刺三大类,清晰地找出了影响毛刺生成及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刨削和钻削加工中应用该毛刺分类体系,表明: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体系术语明确、系统完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3.
激光引起金属靶层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志平 《科学通报》1992,37(22):2100-2100
激光引起金属靶的层裂,目前国外只有少量文献有报道,并主要集中在铝、铜材料。由于脉冲强激光能产生10~7s~(-1)以上的超高应变率,它为在实验室内研究这样极端条件下的材料的断裂行为和机理,提供了几乎唯一的加载手段。本文简要报道我们在中国科技大学“华光”10~(10)W钕玻璃激光器上所做的铝和铁靶层裂实验的初步结果。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强激光装置实现金属层裂的尝试,为强激光破坏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前景。  相似文献   
74.
本文系上篇论文[3]的续篇。在其中,进一步论述了2—距离空间中集值映射不动点的一系列结果。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采用较为简便的合成手段,较好地合成了一种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2,5-二甲氧基-4-码啉基苯基重氮氯化锡复盐,并经 IR 谱、′HNMR 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检测,证实该产物的存在.产品紫外特征吸收峰艾λ_(max)=398. 2nm,热分解温度为158℃.  相似文献   
76.
通过交流磁化率和X-ray衍射分析,对用固态反应法制备的HoBa2Cu3Ox超导体的超导电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的升高.由正交相(123相)向介于正交和四方相之间的过渡相变化;超导转变温度Tc(0)(零场下)从90K降到38.5K;交流磁化率虚部峰值温Tp(H)随附加直流磁场的增加而降低,Tp与Hdc之间的关系偏离[1一Tp(H)/丁(0)]∞H^2/3规律.  相似文献   
77.
分析了电路参数及电路结构对双脉冲TEA CO_2激光器输出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合理选择电路参数与结构的原则。实验结果,证实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一种把脉冲电源的输出两极均作为沉积电极、被处理试样作为一种感应电极、利用产生的串联脉冲放电沉积金属涂层的新技术. 通过“针-板-针”电极系统的放电电压-放电间隙测量实验证实了上述串联脉冲放电的物理过程. 采用振动式串联电脉冲沉积设备在Ni20Cr合金基体上成功地制备出了Ni20Cr微晶涂层和Ni20Cr弥散Y2O3微晶涂层. 95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 Ni20Cr合金微晶涂层极大地提高了基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同时还证实在微晶涂层中施加细小弥散Y2O3颗粒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涂层的氧化速率及提高氧化膜的抗剥落性能.  相似文献   
79.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值下吐温—80.Tritonx—100.SLS三种表面活性剂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Soret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SnO2@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纳米SnO2·nH2O胶体粒子为基质,采用活性层包覆法制备出复合光催化剂SnO2@TiO2.用其对有机磷农药DDVP的稀释液进行降解,并用SEM、TEM、XRD、BET和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O2@TiO2粒径在12nm左右,比表面积为72.27m2g,由锐钛型TiO2与金红石型SnO2组成,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单一的SnO2、TiO2.其最佳用量为3.0gL,并且可重复使用.添加剂H2O2、Fe3+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65mmolL和0.5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