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7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深入研究GAS41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机理,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斑马鱼GAS41基因的序列特征;采用RT-PCR、整体原位杂交和整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时空表达谱.结果显示斑马鱼GAS41蛋白与人类、小鼠、大鼠同源蛋白都有91.2%的同源性,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T-PCR结果表明GAS41在检测的成体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丰度相当.而GAS41在胚胎受精后一直持续表达,其中受精4h后表达量升高.整体原位杂交和免疫化学结果显示GAS41特异性表达于胚胎头部,尤其是中脑、间脑(眼部)、小脑和后脑表达明显.这些都提示GAS41是一个高度保守基因,在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为GAS41在胚胎发育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2.
以硅酸钠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介孔材料MCM-41.采用两步嫁接法,分别用三甲基氯化硅(TMSCL)和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对合成的介孔分子筛进行化学修饰,首次将甲基和氨基同时嫁接到介孔材料MCM-41上,得到新型的介孔材料CH3-MCM-41-NH2.利用XRD和FT—IR对合成的新型功能化介孔材料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钕掺杂的MCM-41介孔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其孔结构和钕原子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表征.XRD和TEM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具有典型的二维六方有序介孔结构,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钕被成功的引入到介孔骨架中.  相似文献   
2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合成MCM-41分子筛.利用XRD、SEM、FT-IR、TEM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的反应温度及老化时间对MCM-41分子筛形貌、粒径及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反应温度在2080℃时,合成的纳米MCM-41分子筛的颗粒形貌呈球形,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形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到110℃时,MCM-41分子筛呈现出不规则的颗粒形貌;当老化时间为015h时,纳米MCM-41分子筛的单分散度较好,但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粒径也在增加,同时颗粒团聚也比较严重.通过对纳米球形MCM-41分子筛形成机理的分析,得出合成纳米MCM-41分子筛微球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25.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MCM-41负载型光催化剂,并通过XRD、BET、TEM、XPS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光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均匀规则孔道结构的介孔材料,其粉体比表面积高达358.8m2/g;经700℃煅烧,催化剂主要晶相为锐铁矿相.光催化...  相似文献   
26.
本文用自合成的Ti-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苯酚和H2O2直接氧化法合成苯二酚。用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来确定H2O2的分解率、利用率、苯酚的转化率、苯二酚的选择性。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h、进料比:n(苯酚)In(H2OM2)=3:1;n(苯酚)/n(Ti-MCM-41)=10:1是较为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7.
在两门子FB41与FB43软模块平台下,设计了夹套锅炉温度控制系统.首先,对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了设计;接着对FB41与FB43模块的算法进行了介绍并详细阐述了 FB41与FB43组合在一起实现控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程序进行了设计;最后通过改变给定值与干扰信号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输出能快速准确地跟踪给定信号,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8.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MCM-41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MCM-41负载型光催化剂,并通过XRD、BET、TEM、XPS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光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均匀规则孔道结构的介孔材料,其粉体比表面积高达358.8m2/g;经700℃煅烧,催化剂主要晶相为锐钛矿相。光催化剂中的Ti以+4价存在,TiO2表面羟基氧所占比率为38.0%。以水中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TiO2/MCM-41光催化剂对浓度为25mg/L的甲基橙溶液降解0.5h后,其脱色率为93.7%。  相似文献   
29.
采用共浸渍法,合成不同的Cu-Fe基负载型催化剂,从中筛选出MCM-49分子筛为载体.研究了Cu、Fe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合成的催化剂分别采用XRD、FT-IR、ICP-MS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Fe活性组分的加入没有破坏MCM-49的介孔结构.在无任何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为"绿...  相似文献   
30.
不同时期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分别在第一、二、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了其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均可以抑制RR2和晋大75的叶绿素合成,促进大豆体内莽草酸的积累,但RR2对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的抗性远高于晋大75。施药时期越早,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指数越低,晋大75叶片的莽草酸质量分数越低。不同时期施药对RR2和晋大75的SOD活性均影响不大。3次施药以第三复叶期对晋大75的伤害最大。所测3个生理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叶片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指数> SOD活性。比较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对于了解转基因大豆和常规大豆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差异及其他生理响应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大豆田合理运用草甘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