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01.
庐山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聚类分析与极点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方法,结果表明:庐山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大致可分为6个群系;而且极点排序较好地反映了优势种群的连续性和梯度变化,群落生境的梯度变化及群落间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102.
By using precise leveling data observed between 1985 and 2010 across the south section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eliminating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the interseismic vertical deformation field was obta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Lushan region, located between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 (front range of the Long- menshan fault) and the Xinkaidian fault (south section of the Dayi fault), is situated in the intersection zon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vertical deformation gradient zones, indicating that this zone was locked within 25 years before the Lushan earthquake. Based on leveling data across the rupture zone surveyed between 2010 and 2013, and by eliminating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within 3 years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 was derived. The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 for the benchmark DD35, which is closest to the epicenter, is up to 198.4 mm (with respect to MY165A). The coseismic dis- placement field revealed that the northwest region (hanging wall) moved upward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outheastern region (foot wall), suggesting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mainly underwent thrust faulting. By comparing the coseismic and interseismic vertical deformation field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chanisms of this earthquak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lastic rebound theory; the elastic strain energy (displacement deficit) accumulated before the Lu- shan earthquake was released during this quake.  相似文献   
103.
由于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性,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新闻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在报道自然灾害方面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从国外媒体对中国自然灾害的报道也能看出他们的对华印象。本文从媒体影响力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日本三大报纸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总结日本主流媒体对华自然灾害报道的特征,进而探究新视角下日本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印象。  相似文献   
104.
庐山星子温泉地热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乾墙  吴力泓  钟鸣 《江西科学》2009,27(2):317-319
庐山星子温泉地热资源,主要为水热对流型地热水,分布在温泉出露区以及温泉以西相距约1km的南山公路南侧,水温60℃~64℃,最高72℃。探明C级可开采量3725m^3/d,水质以其富含氟、偏硅酸、硫化氢、氡为特色,适宜休闲、旅游、度假、理疗开发利用,现已有二十余个项目进驻当地进行地热开发,并已初具规模。地热经济对地热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证地热开发能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的地热资源情况并结合地热开发利用的需求,当今需要做好“探采结合、动态监测、科学管理、环境保护”四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和分层次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要也在不断改变,作为商家与消费者联系纽带的艺术设计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06.
黄黎  袁远  吴明作  邬洁  李新峰 《河南科学》2007,25(5):873-876
通过对河南省鲁山县上汤旅游区的风景资源及拟开发区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其资源综合评价值为6.485,景区旅游容量最小值仅为384人/d.说明该旅游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容量,以保证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提出控制环境容量的建议,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7.
通过解算芦山地震周边20个CORS站的10 Hz数据,分析震时地表形变特征,探索水平位移峰值衰减规律并反演面波震级。结果表明:所有测站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震动,震动位移均为厘米级,震中距较小的QLAI、SCTQ和YAAN站受地震影响最大,水平位移峰值在50 mm左右,其他测站水平位移峰值在18~28 mm范围内。高频GPS测定的水平位移峰值与震中距呈指数关系衰减。利用Gutenberg经验回归公式反演面波震级,结果为6.78,所用最短时间为震后142 s。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状况,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对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约472种,分别隶属69科211属.壳斗科Fagaceae、榆科Ulm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为5个优势科;石楠属Photinia、胡枝子属Lespedeza、冬青属Ilex和荚蒾属Viburnum为4个优势属;分析了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特征、生活型、观赏类型及园林应用.最后,对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生态环保、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在龙门山中、北段发生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5年之后,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Ms7.0级地震。基于芦山地震基本特征及其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地貌水系特征、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区域地质背景,并探讨2013年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以下认识:①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它们是两次独立的地震,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可能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②下地壳流向上仰冲可能是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共同的成因机制,这一成因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③龙门山南段在山前发育多条断裂和褶皱带,使得这一地区由北西向南东的应力在山前多个断裂和褶皱带得到一定的释放,因此不具备发生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特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0.
 以四川芦山Ms 7.0级地震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有人机航拍为基础,辅以低空无人机平台进行联合观测,建立了空基多平台联合灾情观测模式下的灾情增强识别系统。介绍了空基多平台航测系统的组成及联合灾情观测的技术流程,使用有人机遥感平台与固定翼无人机遥感平台对重灾区芦山县进行航空联合观测。对震后有人机与无人机遥感影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了地震中房屋典型受损的细节、滑坡体空间变化及重要电力线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空基多平台的灾情监测模式,可显著增强对灾情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