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6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吕凤子的一生执着而低调,以至于在现代绘画史上处于某种被遮蔽状态.应该通过历史文献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吕凤子性格的分析,对吕凤子的绘画地位及成因作客观而真实的评析,还原吕凤子在现代绘画史上的真实定位.  相似文献   
42.
师陀是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他在小说作品里常常用废墟与死亡意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作家对此的内心感受,写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动荡落寞和民族生存的艰难困苦。废墟与死亡这两个文本意象作为文学符号,在师陀的小说中承载了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43.
卢见曾幕府是乾隆时期重要的学人幕府,新时期以来学界对卢见曾幕府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卢见曾的文学地位和学术贡献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对卢见曾幕府的诗文创作、刻书编撰、宴游集会等文学活动进行系统论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卢见曾幕府戏曲活动的相关方面缺乏专题研究,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也偏于传统。拟对卢见曾幕府的研究状况作一客观分析,以期推动卢见曾幕府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44.
《史记》一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作品,也是一部保留了大量上古原始珍贵文献的图书。司马迁写作《史记》对当时的文献书目辩章学术,考镜源流,做了大量的文献学工作。研究《史记》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固然重要,但研究《史记》的文献学价值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相似文献   
45.
对较为重要的组合恒等式—施惠同恒等式,本文构造了一个古典概型,用概率方法非常简捷地完成了施惠同恒等式的证明.  相似文献   
46.
汉代石氏星官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首次利用傅里叶分析法对《石氏星经》星表的观测年代进行了研究,认为星表观测年代为公元前78年。并在此基础上复原了汉代的石氏星官,为进一步研究汉代星空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47.
从公文的角度,根据语用语境中的目的语境、交际双方关系语境、认知语境等因素,探讨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获得交际成功的原因.这种探索校正了从文学的角度总结"两表"成功之不足,同时回归到语言应用的本位.  相似文献   
48.
肖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3(5):106-109,128
本文比较和分析了丘浚和斯密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他们经济观点中存在的不足和某些缺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考述。这必将有助于正确继承和发展他们经济思想中的科学合理成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新的视野和语境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49.
袁世凯与其幕僚梁士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士诒因精通西方现代实用科学知识而得到袁世凯的赏识,成了袁的重要幕僚.在政治上,梁对袁帮助甚大,只因二人政见不完全一致,猜忌心颇重的袁见梁羽翼渐丰,就开始戒备并疏远了他;但在袁眼里梁毕竟是一个有才干的谋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不免征询他的看法.而梁虽与袁政见有所不同,但为了自身发展,在政治上经常曲意顺从袁;在经济上则竭力助袁整理财政金融、发展实业,袁对此毫不掣肘,使梁人尽其才,为其所用.  相似文献   
50.
明末清初,政权鼎革之际,有志人士以种种方式回应时势,留下了可供评说的功过是非。施琅从抗清到效忠于清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从“气节”问题说开去,力求客观地评价施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