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6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该文根据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和失效准则 ,利用能量守恒关系建立了弹丸垂直侵彻有限厚度玻璃纤维层合板分析模型 ,给出了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层合材料弹道性能v5 0 的预测公式 ,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计算及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72.
聚芳醚酮(Poly(oxy—1,4—phenylene carbonyl—1,4—phenylene),简称 PEK)是一种含有苯环的耐高温聚合物。本文用 DSC 法研究了 PEK 的玻礅化转变和熔融行为。PEK 是一种半结晶的高聚物。骤冷的 PEK 再升温时,可以看到十分明显的玻璃化转变过程和冷结晶过程,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_g 为158.2℃,T_g 下的热容变化△C_p 为0.244J/g·K,平衡冷结晶温度 T°(?)为179.9℃,平衡熔融温度 T°m(H)为379.0℃,熔融热△H_m(H)为53.5J/g。骤冷 PEK 在不同温度(250~310℃)等温结晶15min 后,其 DSC 曲线上可以看到数个熔融峰。随结晶温度升高,温度较高的主熔融峰温度 T_m(H)略有升高,温度较低的熔融峰温度 T_m(L)大约在结晶温度以上20℃;温度较高的熔融峰面积△H_m(H)不变,温度较低的熔融峰面积△H_m(L)增加,△C_p 下降,T_g 升高。将骤冷的 PEK 从略高于 T_g 的温度(159.0℃)以不同速率降温,再升温时,可以看到 PEK 玻璃化转变的滞后现象。随降温速度下降,滞后现象变得十分明显。滞后峰面积△H_h 与降温速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分4个方面论述了贝尔的光通信研究和发展的历程,这包括光通信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如激光器和玻璃光纤,以及光通信系统的开发和网络的建设,最后对贝尔的经验加以简要的评述,以说明大力促进电信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采用DSC法测定了铁基非晶合金Fe_(78)B_(13)Si_9在连续加热条件下的晶化温度。并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仅、俄歇电子谱仪对Fe_(78)B_(13)Si_9非晶合金的淬态组织及晶化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淬态非晶合金中发现了极少量的晶化相FeAl_3。晶化过程中会出现二种形式的亚稳晶化相FeB和Fe_3B。最终得到的稳定晶化相为α-Fe(si)+Fe_2B+FeSi_2。  相似文献   
75.
本文用玻片浸沾法测定棉花红蜘蛛(普通红叶螨—Tetranychus telariusLinn和中华红叶螨T.Chinensis Lo)对E—1059的抗药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条件的变动可以导致抗性的变化,一般杂草上棉叶螨较棉花上的敏感;不同种的敏感性也不同,在棉花上,T.telarius比T.chinensis抗性强;在抗药性的季节性变化中,以7月下旬~8月上旬达到最高峰,8月中旬后又开始下降,形成两头低中间高;在虫体内胆碱酯酶的敏感性,抗性品系降低十分明显,而用E—1059处理后,酶的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33.3%~100%)。  相似文献   
76.
利用场控变阻材料电阻率随电场变化的特点,改善留边型平板高压陶瓷电容器电极边缘的电场,可以大幅度提高陶瓷电容器的性能,探讨了PbO-B2O3-SiO2系玻璃加入掺杂ZnO制成的半导体玻璃釉对陶瓷电容器电击穿强度,充放电寿命的影响,通过配方,工艺、电极结构的优化可以使留边型高压陶瓷电容器的击穿强度提高80%以上,充放电寿命提高了10倍以上,并与具有类似场控变阻性能的半导体漆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77.
A series of glass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s based on novel blend matrices were fabricated us-ing 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 (RIM) processing.The blends were made of sub-sequential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of acrylic-polyurea or acrylic-copoly(urea-isocyanurate).The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nsile test and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The fracture data from single edge notch bend tests were analysed using fracture mechanicsfor the composites to give K_(IC) and G_(IC).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ction kinetics and morphologyof the blend and the composite properties were discussed.The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novelblends have good bonding property on glass fibre,thus good processability in RIM,and the re-suited composites have good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78.
79.
In situ synthesized TiC particles and β-Ti dendrites reinforced Cu47Ti34Zr11Ni8 bulk metallic glass (BMG) composite ingots were prepared by the suction casting method.The ingots with diameters from 1 up to 4mm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It was shown that introducing TiC micro-sized particles into the amorphous matrix did not disturb the glass forming ability (GFA) of the matrix,while the yield strength and ductility could be well improved.The phase constitution, microstructure and elements distribution in the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by OM, XRD, SEM and EDS.It was shown that the in situ synthesized TiC particles acting as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sites promoted the precipitation of β-Ti dendrite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iC particles and β-Ti dendrites co-reinforced BMG composites. The compressive tests were employed to probe the yield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BMG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80.
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防治措施入手,阐述了在施工时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玻纤格栅应力吸收层的特点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