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陈晓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667-9671
镇泾油田长8油藏开展水平井获得一定成功,探索了镇泾油田长9油藏有效开发方式,评价水平井开发长9油层单井产能,部署水平井HH42P1井。根据HH37P1井和HH37P2井的钻井经验,通过缩小一级井身结构,二开使用8 1/2!钻头,水平段使用6!井眼完井,优选高效PDC钻头,优化钻压、排量等钻井参数,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设备的管理,使提速取得突出进展。在保证成井率的前提下,平均机械钻速较HH37P1和HH37P2井提高50%以上,平均钻井周期缩短20%以上,目的层平均井径扩大率控制在10%以内,单井套管较HH37P1井节约70t,钻井费用降低20%以上,为镇泾油田水平井优快钻进提供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2.
车古区块是富台油田新的产油区,油气埋藏较深.先期使用普通聚磺钻井液体系进行油层井段钻进,机械钻速低;砂岩易形成虚厚泥饼,造成起下钻阻卡及渗透性漏失的复杂情况;由于普通聚磺体系固相含量高,油层易受污染.通过改用低固相钻井液体系施工,保证了施工顺利,无复杂事故发生;保护了油气层;提高了机械钻速.低固相钻井液体系的成功应用表明该体系适应本区块地层特点,有助于本区块的进一步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13.
探索和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砂岩表面的吸附特性,对于正确选择表面活性剂及其使用浓度,开发新型、高效、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aterials Studio(MS)软件,以二氧化硅作为理想岩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两种油田常用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含水的多晶胞模型.通过动态模拟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比硬脂酸钠更易发生聚集,使临界胶束浓度降低;温度稳定快,最终温度高;能量稳定慢,最终能量低.为今后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4.
应用T A.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并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将港中地区古近系沙河街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重点层位沙二段包括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长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以向上变深再变浅的对称的C型结构为主,中短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是以向上变深的A型或向上变浅的B型非对称型为主。识别出古近系沙二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相类型: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水道和湖泊沉积,包括11种沉积微相;沙二段MSC3和MSC4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的港西古凸起,至MSC5时期,物源方向由单一西部方向转为多方向物源供应。辫状重力流水道全都发育在近岸水下扇的前方,充足的物源供应是重力流水道发育的首要因素;辫状重力流水道的发育及分布与沉积期的古地貌有关,而断阶式断槽是港中地区古地貌的主要特征,因此,断阶式断槽是控制沙二段辫状重力流水道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5.
用电化学法研究咪唑啉类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线性极化,Tafel曲线,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三种咪唑类缓蚀剂在油田水中对碳钢的缓蚀性.找出缓蚀剂的最佳有效浓度,比较出这几种缓蚀剂之间的缓蚀效率大小,初步分析其缓蚀机理及其缓蚀效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6.
油田资源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石油生产、经济、科技和环境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多层体系。通过建立油田资源环境系统因果关系图及油田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油田资源生态系发展进行仿真,定性、定量研究了油田生态系统运行、管理和规划机制。通过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对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并对未来油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多种方案进行仿真计算,优化出最合理的方案,得出了有益于油田资源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7.
阿布扎比陆上Bab油田为巨型碳酸盐岩油田,地质储量250亿桶,纵向上发育的6个油气藏,平均有效厚度(6~50)m,平均渗透率(2~20)m D,孔隙度7%~30%。主力油藏Thamama B于1963年投入开发,先后经历衰竭式和注水开发但处于低含水中等采出程度阶段,其他非主力油藏基本未动用。根据该油田6个油气藏地质特点和油藏参数,进行了EOR技术初步筛选,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确定的各油藏CO2混相驱压力,证实CO2驱在Bab油田较好的适应性。室内驱替实验研究表明,CO2WAG混相驱可提高采收率25%。无论是否有前期水驱,都是最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同时,利用Bab油田各油藏相关资料建立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参数的合理区间:气水比范围1∶2~1∶3之间,注入时机为含水小于60%~70%,水平井注采井距和油藏物性及厚度关系密切,范围在(250~750)m之间,CO2注入速度(150~400)t/d,CO2净利用率(3.5~7.6)MSCF/bbl,驱替结束后约50%~60%的CO2滞留在油藏内部。各油藏典型区块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相对水驱开发,CO2WAG混相驱可提高采收率12%~18%,含水下降5%~10%,稳产期延长4~7年。  相似文献   
118.
我国大庆、大港、辽河、胜利、吉林等油田部分老油区井网密度已达到密井网级别,这些位于东部裂谷带拉张型盆地的油气田具有油层多、断层多、断块小的特点,建立精细地质模型难度较大。针对这类油气田,以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储集层为例,提出了一套地质建模方法:1以密井网资料为基础,在三维地震解释数据约束下,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低级序断层识别及微构造研究;2分级次建立断层模型,采用"骨架网格+关键层面+小层层面"三步建立层面模型,该构造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复杂断块内部地层与断层的配置关系;3采用相控下的多次迭代随机模拟方法提高砂体模型精度,采取了"砂控+相控"随机模拟建模方法建立储层参数模型,运用砂模型体控制物性边界,分不同微相进行变差函数分析;4最后,通过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及交叉验证证明该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9.
砂体展布规律是油层储藏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采用分形差值方法对砂体的展布规律进行研究,从全新的角度为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更多的信息。分析论证了使用分形插值方法研究砂体展布的可行性,并根据对渤南六区沙三段砂体的物性特点的分析,利用地质、岩芯和测井资料,建立了砂体展布规律预测模型,对砂体展布规律进行了预测,进一步结合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对渤南六区沙三上段储层有利区块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子长油田王家湾区油藏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对长21—2小层选择多参数综合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首先,优选了孔隙度(Φ)、渗透率(K)、泥质含量(Vsh)、孔喉半径(R35)、流动层段指数(FZI)等能充分反映储层特征的参数,通过主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等数学方法对取芯井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由此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Bayes判别函数,在判别函数的基础上对非取芯井以测井解释数据为依据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结果表明:长21—2小层划分为四种类型(E、G、M、P)的流动单元,研究区以E和G为主,两者主要发育在河道主体,侧向连续性好,分布面积大。单井产量与流动单元类型关系密切,高产井主要分布在优势流动单元内;受流动单元纵向组合样式影响,E和G对M和P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吸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