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8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从生态翻译视角解读林译小说,可以发现其译作具有生态和谐、选择适应、译有所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生态特征,由此证实了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其指导力。  相似文献   
82.
林纾是中国近代文坛上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具有双重文化心态——“入世”与“出世一,其表现为价值观上“隐”与“见”的相互交织、为学上追求自由境界与迁就学术规范的双重意向。林纾形成双重文化心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所致,二是传统儒学的价值信仰体系使然。  相似文献   
83.
《全宋诗》第69册《林景熙·三》据清戴第元《唐宋诗本》卷六二辑录佚诗一首,题《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实误。此为宋王十朋诗,见《梅溪集》后集卷十九,应加订正。  相似文献   
84.
王伦原本习文,后弃文就武,由于落第等原因在梁山落草。他并无大志,不想"替天行道"或攻城夺地,满足于拦路抢劫等。他是梁山首位寨主,在他治下山寨初具规模。他不愿收留武艺高强的林冲,限其三日内递交投名状,后又想一并收留林冲与杨志让他们相互牵制。晁盖等人上梁山时,他仍想拒之门外,但被林冲所杀。王伦其实是以其"小量"败于晁盖的"大量",以其"小智"败于吴用的"大智",以其"小勇"败于林冲的"大勇"。王伦之后的梁山,更迅速地发展、兴旺起来,实际上成为对众多江湖好汉开放的梁山,而王伦时期的"山寨政治"也被晁盖时期新的"山寨政治"所替代。王伦以及二龙山宝珠寺邓龙这样的人本不适合作寨主,最终都被除去。  相似文献   
85.
林白是当代文坛颇有争议的女作家之一。本文从林白的小说分析了林白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创作个性,分析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意识的失落,从而揭示出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女性的悲哀。  相似文献   
86.
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力提倡晓明小品,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偏重文体研究,着眼于为白话文探索一种轻松自由的语言范本;中期主编《论语》,强调晓明小品折射出的悠然闲适、平和冲淡的人生态度,以此作为传播西方“幽默”理想的手段;后期面对激烈的社会革命,民主自由理想的破灭,他的人生观亦趋保守,转而把小品文作为自己独善其身的精神园地。林语堂推崇晓明小品并不只是为了复兴一种古代文体.而是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对其进行了新的解读与阐释,将其作为寄寓人生理想的工具和载体。林氏小品对于民族、阶级矛盾尖锐的现代中国自有其消极影响,但却推动形成了“闲话”体这一新的散文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7.
林语堂以幽默、性灵、闲适为特色,建构起一套独特的小品文理论话语.他打破"文以载道"的封建桎梏,不为圣人立言,不复替天行道,是对廊庙文学的反动;自觉跳出以启蒙导师自居的精英立场,回归于生活的常人心态,并为小品文的主体设计了凡人庸人形象,完成了民间岗位意识的确立;以平易近人的谈话风格为格调,闲谈人生,探寻中西文化.在林语堂的小品文中,隐含着令人深省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88.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涌现出过许多能人志士,林则徐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林则徐在治水救灾、关心农业、兴办各种福利事业以及抵御外国侵略者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以民为本思想,对后世起到了较大的启迪、借鉴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9.
罗大经《鹤林玉露》是南宋一部比较重要的文言小说集,作品记录了南宋中、后期的朝野遗事、社会风情和士大夫轶闻,展现了作者高度的爱国热情及其对南宋贫弱的理性反思,作品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文字雅洁,活泼风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0.
林语堂先生的论作《研究方言应有的几个语言学观察点》发表于1924年。其中所倡导的现代方言学观可概括为“独立观、系统观、递变观、科学观”。融汇东西方的智慧、对祖国语言文化的挚爱是其产生的思想基础,该方言学观对现代方言学研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