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1956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祖厉河流域资源配置的分析:流域内土地面积大、土层较厚、表层土壤疏松、土肥容易流失;土壤呈微碱性,土壤养分氮少、磷缺、钾适中;祖厉河流域光照充足,辐射较强,但光能利用率低,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潜力巨大;流域内气候温凉,山、川、塬热量差异较大,川区热量富足,山、塬区热量略欠;植物生长季节短,易发生冻害;祖厉河流域降水总...  相似文献   
62.
U-bearing sandstones from the Dongsheng deposit in Ordos Basin contain abundant C15-C18 fatty acids. The fatty ac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organisms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the intervals of U mineralization. A certain amount of i15:0, a15:0, a17:0 fatty acids coexist with small amounts of i17:1ω7c and 10me16:0,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of Desulfovibrio and Desulfobacter sp.,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in the sandstones. The pres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SOB), such as Beggiatoa and Thioploca, is indicated by significant amounts of 16:1ω7c and 18:1ω7c fatty acids. The existence of the SRB in the deposit, as inferred from the fatty acids, is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fossilized microorganism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e-stage pyrit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nvironment may have been favorable for the SRB to grow since ore formation (9.8-22 Ma). The bacteria may have degraded hydrocarbon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tilized hydrocarbons degraded by oxic microbes in the deposits. This process may have produced 12C-rich calcite and prominent baseline humps of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 and 25-demethylated hopanes and tricyclic terpanes. The exist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deposit may have resulted in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to sulfide, re-oxidization of the sulfide to sulfate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of the sulfate to sulfide. This assertion is supported by ore-stage pyrite with δ34S values as low as-39.2‰, and the lightest sulfate (about 11‰) measured during the Phanerozoic, a difference of more than 46‰.  相似文献   
63.
结合湖域初始排污权配置背景,从多利益相关者合作角度构建了企业治污效用凸博弈模型,给出基于减排率差异性的CSR-企业治污收益模型、基于治污技术差异性的同行业企业间合作治污的PCTC-企业治污成本分摊模型。进而以太湖流域氨氮初始排污权配置为例,在求解多主体Shapley值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张家港市10家纺织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SR同企业减排率之间具有显著拟线性关系与倍增响应关系,对企业收益具有正相关影响;PCTC可有效减少合作企业治污边际成本,对保障合作稳定性、促进多利益主体合作具有积极作用;推广CSR与PCTC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参与排污权交易积极性,对推进湖域排污权交易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借助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汾河流域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应用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在不同的分割距离范围内有不同的空间相关性,多年平均降水量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带性,蒸发量分布变化地带性不强.  相似文献   
65.
为了扩大塔河油田主体,在塔河外围建立一个新的建产阵地,对于奇西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应用振幅变化率技术、精细相干体技术、趋势面分析、模型正演等技术,深入研究该区储层发育模式,盖层条件及储盖组合,精确描述油气藏成藏机制。并通过分析塔河主体已发现岩溶圈闭的测井、地震资料的地球物理响应,总结发现地震"串珠状"反射、岩溶"残丘高"为油气成藏有利区带。据此,在塔河于奇西地区识别描述了三级圈闭18个,合计面积298.3km2。  相似文献   
66.
黄河流域多目标优化配水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思想,建立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多目标分析模型,提出了大系统递阶动态规划的求解方法。该模型为协调国民经济部门对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所用算法能有效地克服多维动态规划可能遇到的“维数障碍”,黄河流域的实例验证了模型及其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7.
在分析滇西陵川盆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盆地的地震层序、地震相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钻井岩心相及测井相的分析,进行了盆地沉积相解释推断,解释出湖相、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塌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以及它们的展布特征和古沉积环境,认为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不一致,盆地东北部凹陷的岩性可能相对较细。并且指出了相对有利的可能生油凹陷及油气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68.
69.
以辽河原油小于350℃馏分油实测常压汽液平衡数据为依据,选用API推荐的SRK状态方程,按假多元系法进行了相平衡常数和体系泡、露点温度的计算.重点考察了六种不同临界参数关联式匹配方案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方案四预测露点温度效果最好,平均绝对偏差3.48K,平均相对偏差0.68%,可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70.
山西临汾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一些露头剖面的观察,通过对LK10孔钻孔剖面的岩性,粘土矿物、地球化学、孢粉等古环境标志的综合分析,探讨了临汾盆地自上新世至晚更新世时期的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