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7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5482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采用双入射通道相互切换的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船用油分浓度检测仪.检测仪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符合IEEE1451.2标准的电子表格TEDS及与外部网络相连的标准TII接口组成,保证了油分浓度的检测精度,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12.
对C9燃料油溶剂萃取脱硫的萃取剂进行研究,选择①乙腈、②N-甲基吡咯烷酮(NMP)、③环丁砜与二甲基亚砜、④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和甲醇、乙醇、乙二醇⑤糠醛5组萃取剂对C9燃料油进行萃取实验,从中筛选出较佳的萃取剂.分别研究了含水量、油剂质量比对萃取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萃取条件,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萃取剂复配的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含水10%~14%的乙腈溶液或含水15%~17%的NMP溶液是C9燃料油较为适宜的萃取溶剂,其与二乙二醇复配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13.
在介绍定边小油田地质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地层和含油层发育情况,探讨了对含油层综合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4.
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政治风险,苏丹6区F油田采用了稠油有限携砂冷采的开采方式,进行了有限携砂冷采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采用三维三相耦合油藏地质力学模型模拟地层出砂的渗流情况,采用网络模型来描述蚯蚓洞的生长。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形成了适合于Fula油田特点的稠油有限携砂冷采工艺技术:采用割缝筛管完井形成天然砾石充填达到防大放小有限出砂的目的;螺杆泵采油诱导地层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提高地层渗透率。研究成果在苏丹6区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口油井平均产量从抽油井的25t/d,提高到85 t/d,全年产油35万吨,增产原油24.5万吨。  相似文献   
115.
以松木屑为模版,制备了La2O3-CexZr1-xO2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餐饮废弃油合成生物柴油的酯交换反应。采用BET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La2O3-CexZr1-xO2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分析不同的反应条件对酯交换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条件为x=0.5,催化剂量为餐饮废油质量的5%,甲醇与餐饮废油物质的量的比为54:1时,在165℃下反应4.5 h左右,酯交换反应获得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1.1%。  相似文献   
116.
原油沥青质吸附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改变和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孔喉的堵塞是造成储层损害、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首先 ,采用改进的自吸速率法和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原油沥青质吸附所引起的砂岩岩样润湿指数的变化 ;然后 ,利用岩心流动实验方法 ,定量评价了稠油沥青质沉积对储层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岩心润湿指数随沥青质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 ,从而导致油相的相对渗透率降低。地层水的离子组成是影响水湿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层水所含无机阳离子的化合价价数越高 ,它与沥青质的协同作用所引起的润湿指数下降的程度越大。储层岩心油相渗透率下降的程度与沥青质沉积量和储层岩心的原始渗透率有关 ,沉积量越大或原始渗透率越低 ,则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越大。因此 ,对于原油中富含沥青质的油藏 ,特别是稠油油藏 ,尽可能抑制沥青质的吸附和沉积是保护储层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7.
针对现阶段微观剩余油研究中可视化精度低、微观剩余油与矿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明确以及形态分类描述不完善等问题,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 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像为基础资料, 联合能谱(EDS)分析资料,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2油层组和长9油层组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并探讨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结果表明, 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由孔隙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与孔隙相接触的边缘矿物的性质共同决定, 不同类型孔隙对剩余油的赋存能力取决于孔隙边缘矿物的形态、表面粗糙程度、比重和润湿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据此, 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残留油团、半自由油岛、半自由油雾、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5个类型。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探讨吐哈盆地沙尔湖凹陷侏罗系煤层气的勘探潜力,应用大量最新分析化验数据和钻井资料,分析了煤层发育特征、煤岩热演化规律和显微组分、煤储层物性、煤层气成因类型、煤岩吸附特征、含气性、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煤岩直接顶板的岩性等保存条件及前期煤层气井勘探失利原因等。结果表明,沙尔湖凹陷煤岩热演化程度低,具典型的煤层原生生物气特征,均质性差;但煤层厚度大,煤层裂隙及大孔发育,原煤含气量高,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煤层气总资源量较大。总之,沙尔湖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条件优越,资源丰度高,采用合适的钻井、完井、储层改造措施及排采制度,将会取得一定的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119.
从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采油特点出发,总结了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稠油油藏剩余油形成控制因素和分布模式。确定了五个级次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微观级、单井单层级、井问单层级、层问级和平面级。提出了剩余油形成的三大控制因素,包括油藏地质类、油藏工程类和井网部署等。强调了油藏地质条件的关键作用,阐述了各种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根据延长油矿水力压裂目前状况,经过增大压裂规模,改进压裂方式,完善压前准备工作,加强压裂设计及评价和改进压后投产程序等几方面的改进,延长油矿可望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提高效益,在国民经济中更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