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X-ray analysis and micromorphology of soil developed from the parent ruified soil had been prob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milarities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the rubified soils. The soil clay (D<0.002 mm) contents (C c ) were relative higher as between 29.16% and 80.03%. In addition,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were lower as between 2.2–6.6 g/kg. The clay minerals in the rubified soils had high content of 2:1 type swelling minerals, e.g., smectite and vermiculite, which were the basic causes of formation of soil cracks and crevices. Soil micro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microcosmic crevices universal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tight and compact soil microstructure were the microcosmic characteristics of crevices formation. The soil cracks and crevices changed the erosion process. Obviously, well developed soil crevice carries a significant connection with strong soil erosion in Yuanmou,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e term “soil crevice erosion” was coincided with the viewpoint put forward that soil crevice erosion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regional and violent soil erosion in this area.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ZCX2-YW-409) and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of China (2006BAC01A11)  相似文献   
72.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地梢瓜叶中提取总黄酮,以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3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得到超声法最佳提取工艺,即乙醇8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为(g/mL)1∶30.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地梢瓜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116 mg/g,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0.94%(n=4).此结果为地梢瓜药效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在不同Na2SiO3含量的电解液体系下对Ti6Al4V合金进行微弧氧化.采用SEM和AFM分析氧化膜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研究电解液中Na2SiO3含量对氧化膜厚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中Na2SiO3质量浓度从12 g.L-1增加到28 g.L-1,临界正向起弧电压逐渐降低,微弧氧化膜的厚度由31μm增加至88μm;氧化膜表面均匀分布着尺寸不等的微孔,并且随着Na2SiO3质量浓度的增加,微孔的数目增多,粗糙度增加.XRD分析显示氧化膜的相组成为锐钛矿以及金红石.  相似文献   
74.
中国溲疏属叶表附属物的显微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镜下对国产绣球花科溲疏属(DeutziaThunb.)37种15变种叶表附属物进行了观察、测量,对个别种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溲疏属叶表面除个别种无毛外几乎均被星状毛(Stelatehairs).根据星状毛在叶表的情况可分为3种:贴伏星状毛、具中央辐射线的星状毛及具柄的星状毛.具柄的星状毛仅在极少数种内出现.综合叶表星状毛的光镜观察结果,讨论了叶表附属物在该属中的系统演化趋势及在某些系、种间关系上的分类意义.对一些疑难分类群,如灌丛溲疏(D.rehderianaSchneid.)的界定以及对在伞花亚组(Subsect.CymosaeRend.)中建立多辐系(Ser.MultiradiataeP.He)和寡辐系(Ser.PauciradiataeP.He)提供了叶表毛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75.
山东绣线菊属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山东绣线菊属(Spiraea L.)6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花粉粒赤道面观呈近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孔沟;表面纹饰是条脊和覆盖层穿孔;花粉粒极轴长9.3-16.1um,赤道轴宽7.1-8.8um,研究结果表明,绣线菊属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支持传统的属级和种级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76.
福建柃属植物(山茶科)叶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研究福建山茶科柃属18种1变型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有关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气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下表皮,且多为无规则型,也有不等细胞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不规则形、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在光镜下柃属植物在气孔大小、密度方面有明显不同,在表皮细胞形态、垂周壁样式和表皮毛等特征上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7.
银杏叶枯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1992年间,以银杏的冬芽、幼叶、嫩叶以及越冬后的落叶等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枯病的三种病菌均能在冬芽和落叶上越冬。当春季节萌发后,银杏叶枯病的主要病原链格孢菌能转移到部分嫩叶上,继续进行潜伏侵染,但其数量显著下降。3-6月间,越冬后落叶上的链格孢菌可以大量形成呈丛状的分生孢子梗,并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上一年在落叶上产后的分生孢子,越冬后仍具有一定的发芽率。就病害的侵染源  相似文献   
78.
对叶用银杏大指品种1年生、2年生和3年生实生苗分别以不同留桩高度截干(或抹顶芽)处理,并对截干后当年的生长及树形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截干能矮化树体,扩大冠幅,减少光秃带距,加大部分处理树冠总体积;(2)截干能增加部分处理枝条数量及枝条总长;(3)对当年叶产量影响最大的指标分别为地径、长枝数、长枝长、高幅比及冠长比。因引截干能促进银杏形成优质叶用树形。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毛莨科Ranunculaceae的四个亚科Subfam八个属Gen中的八个代表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的特征和气孔形状,气孔外拱益及拱益内缘,表皮细胞纹饰。其中表皮细胞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波浪状。上表皮仅两个种有气孔器,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形。大多数种类具表皮毛,其中少数种类具腺毛,这些形态特征在属间存在着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80.
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纯棉坯布进行处理并退浆,从微观形态分析了氧等离子处理对退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氧等离子处理对棉织物弯曲性能和折皱回复性以及强力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