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宋末年,在文天祥以身殉国、忠义存诗存史的影响下,一大批南宋遗民、诗人奋起直笔,模仿杜诗,以诗存史,而且往往在诗前另以序言辅以记史.  相似文献   
82.
《已故上校的女儿》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对姐妹在独裁专政的父亲死后所过的彷徨孤独的生活。曼斯菲尔德用作品表达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二次世界大战前混乱的西方社会中对个人命运的关切。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姐妹俩悲剧生活的根源,指出小说的悲剧主题及独特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保持醉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3.
QTL mapping of resistance to sheath blight in maize(Zea mays 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ize sheath blight (Rhizoctonia Solani) is a widely occurring fungus disease with great harm to corn-pro- ducing regions in the world. The first happening of sheath blight in China was reported in Jilin Province as early as in 1966[1]. Since the 1970s, the enlargement of corn- growing regions, the application of maize hybrids, the increasing use of fertilizers, especially the nitrogenous fertilizer, and a higher growth-density, all have caused a quick spread of sheath blight, the occurring …  相似文献   
84.
中国北方晚新生代红粘土研究之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晚第三纪以来沉积的红粘土的成因,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对其粒度、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替代性指标的研究,认为该套沉积物为风尘沉积.通过大量野外考察、理论与室内分析测定,认为粒度、地球化学等指标存有多解性,而古生物证据与所谓风成的干旱化环境不相一致,上述指标并不足以成为红粘土风成的确凿证据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替代性指标的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对红粘土成因的确认不能仅局限于青藏高原的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变化才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参17.  相似文献   
85.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中国大陆最高一级地貌阶梯,其东南部地貌边界大致沿龙门山—大相岭—锦屏山—玉龙山—碧罗雪山一线分布。该文主要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两侧的晚新生代地层记录来探讨晚新生代构造运动以及高原隆升。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雏形出现于距今2.5Ma左右,定型于1.2Ma前的构造运动中,之后又在构造运动进程中不断得到加强,并最终形成今日之构造地貌格局。青藏高原从海变陆,并上升至平均海拔4500m以上,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大高原,这是发生在晚新生代且主要是在第四纪最重大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86.
松针水抽提物及其酸度与抗褐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表明,松针褐斑病菌在抗性不同的松针水抽提液中的生长情况显不同。病菌分生孢子在抗病的湿地松,马尾松以及易感的湿地松和黑松的松针水抽滤液中的萌发率分别为38.7%,46.1%,51.9%和55.2%。菌丝在抗病的松针抽滤液中生长地也远不及在易感松针的抽滤液中好。抗病和易感湿地松针叶的pH值和缓冲容量几乎完全相同,马尾松和墨松的松针抽滤液的pH比湿地松略高些,但缓冲容量比抗病和易感湿地松都小,显然  相似文献   
87.
银杏叶枯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8.
89.
记述了福建西部龙岩、宁化等地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的四射珊瑚5个新属及其典型种。它们分别是:黄龙组的Yinophyllum crassus,Ninghuaphyllum typicum,马平阶的Pseudobothrophyllum fujianense,Paraantheria irregularis,Jingyangophyllum。  相似文献   
90.
Rich paleoanthropological materials were unearthed in primary context from the Xinglongdong Cave in Fengjie County, Chongqing, South China, including a human tooth, numerous mammalian fossils, some stone artifacts and a Stegodon tusk exhibiting intentional engravings.Based on biostratigraphic data and uranium series dating,the cave was utilized as a human shelter about 120000-150000 years ago.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an archaic Homo sapiens fossil has been unearthed from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Engravings on the Stegodon tusk appear in groups,making up simple and abstract images. It is the earliest known engravings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it exhibit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a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ultures in south China and bear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