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日本落叶松纸浆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日本落叶松不同树龄纸浆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KP浆和AS AQ浆的未漂浆和漂白浆的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树龄对日本落叶松KP浆和AS AQ浆的物理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日本落叶松KP未漂浆的物理性能接近针叶木硫酸盐未漂浆国家标准B等,漂白浆的强度达到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标准A等。日本落叶松AS AQ浆(包括未漂浆和漂白浆)的物理性能达到了亚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国家标准A等;浆的抗张指数、裂断长、耐折度和耐破指数都要好于KP浆,但是在撕裂指数上KP浆要优于AS AQ浆。  相似文献   
82.
落叶松人工林最适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林分中的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的树冠面积,作为单株林木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空间,来确定合理的林分密度.并依据林木胸径和树冠面积的密切关系,最终由林分平均胸径来确定林分的最适密度和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山西省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种不同起源类型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林径级和林层特征,并对落叶松种群空间分布点格局特征和种群对邻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g(r)函数点格局方法对优势种群落叶松不同生长阶段个体(小树、中树和大树)的空间分布点格局进行研究; 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mISAR模型)分析样地中乔木树种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两种不同起源的落叶松林内落叶松种群呈正态分布,根据林木胸径(DBH)将落叶松分为小(5 cm≤DBH<10 cm)、中(10 cm≤DBH<30 cm)、大(DBH≥30 cm)3个阶段。人工林和天然林小、中、大3个不同阶段的株数比分别为10:3:4和10:3:6,树种多样性分别为0.96、0.54、0.52和1.27、0.94、0.63。两种起源落叶松林空间点格局分布总体均表现为小尺度上的聚集分布和中大尺度上的随机分布。此外,两种起源的落叶松林内物种在调查尺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单物种所有个体对邻域全部树种的丰富度起到促进作用。【结论】研究区长期的干扰使两种起源类型的落叶松林具有较为相似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中径级林木个体多但小径级和大径级较少,种群难以实现世代交替。  相似文献   
84.
85.
86.
以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林隙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林隙大小结构、林隙内落叶松更新苗数量分布特征以及林隙内落叶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在华北落叶松林中,50m2~150m2之间的林隙居多数;第二,在不同大小的林隙中,100m2~150 m2之间的林隙内的落叶松更新苗株数最多;第三,在不同大小的林隙内,落叶松更新苗均呈集群分布.在采伐森林资源时,我们可以尽量模拟最适于落叶松更新的天然林隙大小进行择伐,以创造有利于更新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87.
88.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生长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胸径、树高、冠幅、树高当年生长量等性状为指标,采用K-均值法对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母树生长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龙坪、孟仁、土门岭、黑青山、帽儿山5个种源为优良种源.其中,龙坪种源的27,30,33,97,102,115,117,118,119,121,122,5,32,95,98,102,111,112,113,125号,孟仁种源的1,2,3,4,5,6,7,8,9,12,13,15,16,18,20号,土门岭种源的1,2,4,9,10,11号,黑青山种源的1,2,3,5,6,7,9,12,14,15,16,20号,帽儿山种源的3,4,6,9,10号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龙门石寨熔岩台地是五大连池火山群演替顶极群落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地。探讨近51年(1968—2018年)龙门石寨兴安落叶松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进而为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五大连池火山群植被演替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确定研究区近51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可能发生气温突变的年份,运用树轮气候学方法分析1968—1981年和1982—2018年两个时间段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五大连池近44年(1975—2018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且1981年为研究区年均气温升高的突变点。气候变暖后兴安落叶松年轮指数和胸高断面积增量都下降,年轮指数呈上升的趋势,而胸高断面积增量处于下降趋势,但均不显著。树木径向生长对于气温升高的响应出现了“分离效应”。水热条件共同控制兴安落叶松树木生长,但气温是径向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气候变暖显著改变了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响应模式,树木径向生长对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寒冷指数的响应敏感性显著增强。研究期上一年11月的降水以及当年2、3月和生长季前(4—5月)的平均最低气温是决定兴安落叶松年轮宽度的主要因素。【结论】1981年后五大连池气候显著变暖,气候变暖未显著改变兴安落叶松的径向生长,升温造成的干旱胁迫可能是树木径向生长对气温变化响应的“分离效应”及气候变暖后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响应显著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究外来植物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凋落叶对乡土植物的化感作用,本文以5种卧龙乡土植物为试材,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及盆栽土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1、0.05、 0.1 g/mL)的日本落叶松凋落叶水浸提液对乡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凋落叶水浸提液对5种乡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影响.1)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强度依次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车前(Plantago depressa)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浸提液对紫花苜蓿、草木犀及夏枯草种子萌发主要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浸提液浓度正相关;对披碱草及车前种子萌发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2)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的强度依次为紫花苜蓿草木犀夏枯草披碱草车前.其中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及草木犀幼苗生长主要表现出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对披碱草及夏枯草幼苗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对车前幼苗的生长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日本落叶松林下人工补植、增加植物多样性提出了营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