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分析了特产我国的太白红杉的核型。它的核型由6对具中部着丝粒,5对具近中着丝粒的以 及1对具近端着丝粒的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32.
太白山林线附近太白红杉种群的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太白山林线区域的太白红杉种群的生存状况,在林线附近设置了1个100m×100m的样地,采用侧生轮枝计数或WinDENDRO系统确定个体年龄.调查数据经匀滑技术处理,编制了太白红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太白红杉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结果表明:林线地段太白红杉种群存活曲线位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林线地段太白红杉种群整个生长期中出现了两个死亡高峰期:一个出现在中龄时期(70-80年),另一个出现在老龄时期(180-190年).总体看来,林线区域太白红杉的幼苗很少,更新较差,种群很不稳定,应加强对该地段太白红杉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揭示人工林的养分循环规律,为人工林的高效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35.
36.
为验证修正Gash模型在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中的适用性,基于2014年4—10月56场降雨,评价兴安落叶松林冠对次降雨、周累积降雨、季节降雨及年降雨截留量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总降雨量为(289.4±1.66)mm,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75.44%、2.60%和21.95%。林冠截留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分别为65.17 mm和63.53 mm,相对误差为2.58%; 周累计林冠截留量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59%; 春、夏、秋季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71%、3.62%和0.44%。单次降雨林冠截留量只有在降雨量较小情况下,模拟精度较高; 当降雨量增加到12.23 mm时,模拟精度显著降低。据此表明,修正Gash模型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冠截留总量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研究该地区森林水分循环和利用提供科学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38.
Tree-ring samples from Dahurian Larch (Larix gmelinii (Rupr.) Rupr.) were collected at three sites in the northern Da Hinggan Mountains. Using samples measured by X-ray densitometry, measurements of tree-ring maximum latewood density chronologies of two sit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mmer temperature. These two sites’ tree-ring series were combined to form a single standard regional chronology. This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May-August monthly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period 1855-2008 AD, and it explained 39.5% of the total temperature variance. In the past 154 years, there were 4 cold periods (1874-1893, 1927-1948, 1951-1960 and 1992-2002) and 4 warm periods (1855-1873, 1894-1916, 1961-1991 and 2003-2008). The summer temperature rose more obviously than that of winter in this region. Having been validated by othe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from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 reconstruction could indicate the summer temperature changes of large-scale regions.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基于不同直径分布预测模型(Weibull分布模型、Gamma分布模型、Lognormal分布模型),构建包含华北落叶松林分因子的直径分布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有助于分析直径分布对林分因子动态变化的响应。【方法】利用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数据,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估计模型参数,通过K-S(Kolmogorov-Smirnov)检验、C-V(Cramer-von Mises)检验、A-D(Anderson-Darling)检验对模型适用性进行检验,基于最优模型构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最优模型为Weibull分布;基于最优模型,构建了包含优势高、断面积、对数密度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当3个参数随机效应方差-协方差结构和误差项结构均为对角矩阵结构[UN(1)]时,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包含位置、尺度、形状3参数随机效应项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5、0.888、0.801,均方误差(MSE)分别为5.365、1.724、1.15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316、1.313、1.073,拟合结果均较好。【结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直径分布能力,可为精准预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