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92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贺享雍在长篇小说《土地神》中一改往日凝重、写实的叙述策略,以恢谐幽默的手法,将农村的单纯与复杂,简约而不简单地展现出来,传递出他对乡村基层干部与百姓的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的思考。不过,作品显露出的创作意图与创作实践及阅读接受间的不平衡现象,以及欲望书写难以摆脱的功利化、世俗化、非理性的艺术倾向,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22.
基于系统论的复合系统理论,结合系统协调度的本质意义,构建了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距离协调度模型,并依此提出一种定量评价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南京都市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南京市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呈凸曲线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从定量角度对芜湖县土地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进行了预测。预测表明,芜湖县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理论人口承载力高达120.05万人,但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影响,2000年粮食忌产仅能供养59.39万人,一旦人口增长率超过12‰,芜湖县人口将处于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25.
航空遥感技术用于研究土地资源利用与农村生态环境及其变化动态效果显著。本文论述了用航空遥感技术在詹店镇应用中解决的几个问题,介绍了利用黑白和彩色红外航片解译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与农村生态环境要素的经验和方法,指出了航空遥感技术在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在河南6个典型地区开展土地资源与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研究区位于胶北地体与胶莱盆地之间。区内地壳经历了陆核形成,元古代地壳沉降,褶皱回返;古生代-中生代中期地壳固化稳定及中生代后期地壳破裂,胶北地体隆起风化剥蚀,胶南地体沉降接受沉积,在其盆地底部陆相湖泊还原相中形成富金的含炭岩系。燕山晚期为区内主要金成矿期,分别在以胶东群为基体产生的重熔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及下白垩统莱阳群中形成金矿。  相似文献   
27.
从禹州市的自然地理特点出发,阐明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地貌是本区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区土地进行了类型划分,建立起二级土地类型自然分类系统;最后,以土地类型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指出本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金县东南部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南丘陵区小区域土地的形成、分异、演化规律、土地的类型、结构特征、土地质量评价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辽南丘陵小区域土地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式。文章在综合研究各土地要素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二级分类系统定性地划分出6个土地类,53个土地型。研究表明:丘陵区小区域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中小地貌的差异。土地类型结构与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密切相关。在划分出宜农、宜林地的基础上,以土地型为评价单元,运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了土地资源质量分等评价,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生态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1996-2002年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1996-2002年土地利用、社会和经济统计数据,以数理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逐年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导致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文社会因素,其中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等是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0.
车辆出行的产生和吸引量与交通小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情况可以用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指标来描述,但实际工作中有些指标往往不容易得到,因此很难完整地描述土地利用情况,更无法以此来建模和预测.本文介绍了土地利用效用的概念,它可以利用统计数据综合地反映交通小区的土地利佣情况.文中还给出了土地利用效用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