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6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31.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以<史记>中的游侠、唐传奇中的豪侠、清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官侠最具代表性.由于时代特点、文化背景、创作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侠客特征出现了异变他们生存的环境从江湖转换到了庙堂;他们的追求由不求闻达到注重侠义建功;他们的精神内质从江湖意气转变为恋主情结.本文从创作主体、社会环境、民众心理三个方面剖析了侠特征出现异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2.
文章考察了明清白话小说中很多在今天普通话里已经不用了的孝感方言词语。  相似文献   
333.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334.
因为对诗歌的共同热爱,伍尔芙与福克纳的小说都自然地呈现出诗化倾向,又由于作家的个人风格不同,他们的诗化小说各具特色,但两位作家在诗化小说的探索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只是简单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的模式,将诗歌的象征意象与浪漫的激情融入小说中,从而赋予小说新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35.
沈从文的小说中总是浸润着浓浓的乡土情结。一方面,湘西的风物美、自然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构成了沈从文乡土小说特有的牧歌情趣。因此,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被称为“田园式的牧歌”。另一方面,在乡土小说美丽的外表下却潜沉着作家淡淡的哀愁.湘西下层人民悲惨而盲目的生存方式和对命运的无从把握以及在社会的急剧变动中.朴素民风的消失,乡下人道德价值的跌落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无不让沈从文感到哀愁。美丽与哀愁,这两个不同层面共存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不仅使他的乡土小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336.
通过对“十七年”间红色经典小说中“荡女人”形象的分析,说明:一方面,这些“荡女人”形象无意识之中成了作者与读者力比多的投射对象;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性”的罪恶是塑造反面人物时常常使用的一种道德手段。  相似文献   
337.
萧红小说的语言很具有独特性:直率自然、清纯童稚的语言使其作品神传言外;新鲜生疏、感性超脱的语言使其作品灵性十足;寓悲于喜、幽默嘲讽的语言使其作品更具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338.
从世界动物文学视野来审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对其小说中的动物形象演变规律进行了具体研究,认为动物形象被其塑造为“四不像”的畸形怪物—“异化”的生命形态;从审美创作情感心理视角对沈石溪小说动物形象“异化”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39.
鲁迅与当下日益成为显学的"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创作题材与思想内涵的批判性都涉及到对生态的思考与价值判断。通过分析鲁迅对自然生态关注的先锋性,精神、文化和政治生态的批判性,指出鲁迅关于生态的思考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生态化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40.
《封神演义》作为一部以历史为背景而以神话故事为依托的神话小说,其中于神话情节中出现的宝物、法器数量甚多,且具有相应文化蕴含。关于《封神演义》宝物文化的理解,从宝物与现实生活物品的比较上看,大多有着现实原型,许多生产工具、动植物都被神化;从数量上看,写到了相当数目的宝物且体系庞大;从宝物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上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自己擅长运用的宝物,宝物得失与人物遭际命运形成有机联系。另外,其中宝物运用及斗宝描写成为小说中引人入目、具有审美功能的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