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757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电化学方法合成有机物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在现有仪器设备基础上,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化学专业高年级开设综合性实验,以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文章给出了综合实验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用LC并联谐振回路作为天线发送振幅键控调制信号时,会出现较大的波形失真。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失真的原因,并对采取的克服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从南海海绵Pachychalinasp.中鉴定出具有5种不同甾核的15个甾醇,5种甾核包括7-烯-甾核,8-烯-甾核,A-降-甾核,5-烯-甾核和4-甲基胆甾烷醇甾核.2个在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甾醇、24-甲基-25(26)-去氢-胆甾醇和24-乙烯基胆甾醇,存在于该海锦中.从该海绵中还同时鉴定出stigmasta-5,24(28)-dien-3β-ol的E型和Z型异构体.用GC保留时间和质谱能清晰地区分上述E型和Z型异构体.从南海海绵中鉴定出7-烯-甾核、8-烯-甾核和4-甲基胆甾烷醇甾核的甾醇,这是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4.
用波谱法对导热油连续加热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场解吸质谱法,对在一定温度下连续加热不同时间的复杂组成的两种导热油进行测定,给出有关谱图及数据,了解油样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及导热油加热变质的情况,以研究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质谱测定方法对人体必需的19种氨基酸的气相电离能进行测定,描述了测定原理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16.
L-肉碱对肥胖小鼠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L-肉碱对肥胖小鼠体内脂肪酸代谢的影响,以高脂饲料诱导雄性小鼠肥胖模型,然后将肥胖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与3个L-肉碱剂量组(100、200、400mg/kg),小鼠每天游泳1h,持续5周。观察小鼠体脂肪变化;气相色谱与质谱连用测定肝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冰冻切片。结果表明:200、400mg/kg剂量组的体重及腹部脂肪、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一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冰冻切片中脂肪滴减少;棕榈酸和二十碳三稀酸代谢显著增强(P〈0.01)。得出结论:L-肉碱具有增强肥胖小鼠脂肪酸代谢,特别是中长链脂肪酸代谢,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和掌握油页岩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实现油页岩的有效转化利用,在温和条件下对依兰油页岩进行了CS2-NMP溶剂萃取,采用色-质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油页岩萃取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香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组成.脂肪烃主要成分为链状烷烯烃和环烷烃以及少量萜类物质,而含杂原子化合物主要以含氧、氮、硫及卤族元素的化合物为主.芳香烃则检测出了少量的萘系烷基取代芳烃.  相似文献   
18.
固相萃取GC-MS/MS法检验家兔血液尿液中氯胺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家兔血尿中氯胺酮的检验方法。方法: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待检血尿液pH为9~10,上GDX403柱,以氯仿洗脱。选取209m/z离子碎片为母离子,进行GC-MS/MS分析,通过与氯胺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及二级质谱图比对定性,外标定量。结果:尿中氯胺酮在0·4~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990·31 47045·2x,r=0·9995;血中氯胺酮在40~2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7920·5 40137·2x,r=0·9998。血中最低检测浓度为2ng/mL,尿中最低检出浓度为4ng/mL。血液平均回收率96·62%;尿液的平均回收率为89·36%。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青岛崂山绿茶中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崂山绿茶中的香气成分。冷凝液用乙醚萃取。萃取液经脱水,在室温25℃1个标准大气压下使乙醚挥发,保留体积为1.5mL。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GC—MS,Saturn2000)对其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被检出的天然香气物质有44种,与NIST谱图库(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数据库)的匹配效果较好,尤其是12种具有代表性的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崂山绿茶中香气物质种类较丰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通过农杆菌侵染获得本生烟(Nicotiana benthamiana)转基因植株的方法。将本生烟中上部叶片消毒后切成5mm×5mm左右的小块作为外植体,在含有6-BA(3mg/L)和NAA(0.2mg/L)的MS培养基中培养2~3d,用含有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侵染后共培养3~4d,转入含有6-BA(3mg/L)、NAA(0.2mg/L)和卡那霉素(100mg/L)的MS培养基中培养2~3周。将外植体边缘产生的愈伤组织和芽点转移到只含有卡那霉素(100mg/L)的MS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周后分化出大量不定芽。继续培养2周,当芽长1~3cm时,将芽转移到含IBA(0.1mg/L)的MS培养基中分化生根,得到再生植株。当再生植株高8~10cm、根长4~5cm以上时,移栽到经过灭菌的营养土中。通过实时荧光PCR扩增,从获得的植株中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外源基因片段,判定所得的植株的确为转基因植株。最后对本生烟组织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