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9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合成了含氟杯[4]芳烃离子盐化合物1,利用表面压一面积(π-A)等温线、压缩/扩张循环等温线与膜稳曲线、紫外与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该化合物在空气/水相界面、空气/二元羧酸水溶液界面的成膜性能及阴离子识别。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水或者二元羧酸水溶液的亚相表面均能很好地形成稳定的Langmuir膜,在界面能识别二元羧酸阴离子,并能转移到固体基片上形成LB膜,形成的LB膜为H-聚集体。  相似文献   
42.
自组装(Self-assembly)是80年代新兴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成膜技术,该技术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上方便地构造理想界面的手段,所得到的自组装单分子膜(Self-assembledmonolayers,SAMs)具有优于传统的LB膜的有序性与稳定性,在...  相似文献   
43.
膜污染是限制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研究者认为,膜生物反应器中累积的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及生物絮体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混凝工艺能有效去除大分子和胶体物质。本文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混凝剂,研究混凝减轻膜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采用膜分离技术来制取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水及废水,具有效率高、占地小、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的优点,尤其是缓解了传统的离子交换技术所带来的环保问题。在废水处理及回用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膜技术在电厂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工艺中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5.
C_(60)-硬脂酸LB膜的润滑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军 《科学通报》1994,39(7):612-612
1985年Kroto及Smalley发现,在一束氦脉冲射流中将石墨激光汽化可制得一种稳定形式的C_(60),并预言这种分子结构具有球状对称性.1990年5月Krǎtschmer等人用电孤装置实现了材料制备的突破性进展,各国科学家相继开始在超导、催化、半导体、磁学和润滑等领域开始了探索性研究.迄今,人们已经得到了C_(60)的红外、紫外、拉曼和质谱等各种光谱数据,并结合TEM,  相似文献   
46.
合成了含有缩酮保护基团的共聚物聚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1.4-二噁螺环[4,4]壬烷-2-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pDDMA/DNMMA,并用Langmuir技术构建了单层和多层纳米超薄膜,用表面压(π)和静态弹性模量(Es)随平均重复单元面积(A)的变化研究了聚合物在气/液界面上的表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pDDMA/DNMMA能在水面上紧密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取向规整的Langmuir分子膜,其单层膜的厚度为1.6nm;分子的主链平躺在水面上,分子的侧链基团以与水面呈62°夹角向上伸展。与π-A曲线相比,Es—A曲线能更清楚直观地反映单分子层在挤压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Es-π曲线的研究为优化拉膜工艺条件提供了可靠依据。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膜在-定的表面压下,可单层、多层均匀的转移到固体基板上,形成规整有序层状结构的LB膜。  相似文献   
47.
合成了含有缩酮保护基团的共聚物聚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1.4-二噁螺环[4,4]壬烷-2-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pDDMA/DNMMA,并用Langmuir技术构建了单层和多层纳米超薄膜,用表面压(π)和静态弹性模量(Es)随平均重复单元面积(A)的变化研究了聚合物在气/液界面上的表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pDDMA/DNMMA能在水面上紧密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取向规整的Langmuir分子膜,其单层膜的厚度为1.6nm;分子的主链平躺在水面上,分子的侧链基团以与水面呈62.夹角向上伸展.与π-A曲线相比,Es-A曲线能更清楚直观地反映单分子层在挤压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Es-π曲线的研究为优化拉膜工艺条件提供了可靠依据.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膜在一定的表面压下,可单层、多层均匀的转移到固体基板上,形成规整有序层状结构的LB膜.  相似文献   
48.
分子有序膜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LB膜、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分子沉积(MD)膜等分子有序膜的基本概念和薄膜结构、厚度、性质以及微摩擦学行为的表征技术,并指出LB膜层问是物理吸附,热力学稳定性差;SAMs以化学键为驱动力,重现性较差;而分子沉积膜具有成膜不受基底形状和大小限制等优点,决定了它在微电子器件润滑方面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在分子有序膜的摩擦学研究方面,着重介绍了分子有序膜本身结构(如物质种类、组成、分子链长、末端基团等)和外部条件(如法向载荷、扫描速率、相对湿度等)对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本领域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9.
用新的电子装置:传感器和电极来代替人类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早已不是纸上谈兵,“脑机接口系统”、人工视网膜技术以及耳蜗植入术已经让一部分患者重获视觉、听力和活动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电子技术将给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而造成瘫痪、失明和失聪的不幸患者带来更多新的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0.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发酵液后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以及发酵液后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提取精制方法 ,如吸附、沉淀、结晶、萃取、离子交换等。介绍了膜技术在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及其他发酵液后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实现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需要在膜与物料的适应性、适宜的操作条件和清洗、再生等方面进行研究 ,使后处理过程在低成本、高收率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