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严复天演哲学思想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西方近代进化论学说以及思想领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时积极吸收了部分中国传统思想。严复天演哲学主要解决的是作为"天行"领域的生物进化学说及其自然选择机制与作为"人治"领域的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首先,严复通过将生物进化论的原理和自然选择机制提升和泛化为一种普天之"道",使其适用范围超出了生命现象的领域而成为对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普遍有效的原理,从而将"天行"与"人治"统一了起来;其次,严复强调,在遵循"人治天行,同为天演"的前提下,要突出发挥"人治"的作用,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才能取得进步而不遭淘汰。  相似文献   
182.
傅玄在《傅子》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关注民生问题,与民更多实惠;培养经济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改革经济政策,保障经济增长和抑制过度消费,提倡崇俭节流等思想。  相似文献   
183.
东汉后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王符对统治弊政给予了严厉批判,同时以"尚贤"为核心,大到一国之君、文臣武将,小到平民百姓均重新赋以角色定位;从治国方略中的"德"与"法"到人和人之间交往的忠、恕、仁、义等之道皆详细分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极有现实讽刺意义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84.
英语“求雅换词”与汉语“避复”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雅换词"与"避复"历史久远,然而到了现代,"求雅换词"以各种形式丰富展现,而"避复"却未能蓬勃发展。由于汉语自身特点难以产生大量的词汇,"避复"的词汇基础不够扎实,久之,在这方面的"审美期待"就变弱了。"避复"意识淡薄,导致英语学习者因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求雅换词"。辨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自觉实现"求雅换词"。  相似文献   
185.
186.
梁珀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1607-1610
储层中隔夹层引起的渗流差异是影响水驱开发油藏水驱效果的重要因素.隔夹层研究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腰滩油田阜一段储层特征,以岩心物性为基础,测井资料为依据,将腰滩油田隔夹层分为2类.建立隔夹层测井识别标准.对研究区单井隔夹层进行系统识别,并做多井对比,研究隔夹层空间分布特征,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7.
纵观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每经有感必将言其心志,诉其衷肠。但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情感的表达又是经由过滤之后的另一种外化。它体现着一定的法度,含有约束、节制的意味。因而,古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时内敛含蓄十分重要,意象作为中国首创的一个美学范畴,恰可以作为这种含蓄表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意象可以通过自然外物来传达个人独特性的情感,使得情感在有节制的同时又得以抒发。中国古典诗歌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许多内涵深刻的文学意象,杜甫诗中"舟船"这一意象传递出诗人的漂泊感和寻求自由感,揭示出诗人孤独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88.
阐明中华文学经四千年的演变潮流,形成中国文脉。上古文存、春秋笔墨、两汉散赋、魏晋骈咏、唐宋诗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历代文人佳作汇集,构成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繁星满天,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89.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2):50-54
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黄兴涛教授发现严复手批《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原稿本的过程,并从现代术语学的角度,对严复当年的术语审定工作做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0.
江西五大河流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阳 《江西科学》1994,12(2):105-112
江西五大河流(赣江、修水、饶河、信江和抚河)之源,都已有成说,但一般资料所载大都不够具体和正确。笔者自1983年至1993年陆续考察了这五大河流之源。本文综述此考察结果,阐明这五大河流的源河和发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