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1.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鲁西地区广泛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 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 以近南北走向为主。通过岩墙群的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认为鲁西地区岩墙群属于轻稀土略富集型, 岩墙群的岩浆源自富集型地幔, 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岩墙群的构造形态和流动构造表明鲁西基性岩墙群是基性岩浆侵位到先存的张性破裂中的产物, 岩墙自北部向南部侵入。磁组构的最大长轴方向与岩墙中线的夹角指示岩墙流动方向为自北向南, 进一步说明鲁西岩墙群是向南侵位的。另外, 结合鲁西岩墙群与燕辽拗拉谷的时空关系分析, 鲁西岩墙群很可能是来自中元古代燕辽-中条拗拉谷底部富集地幔型岩浆从北向南侵位到先存破裂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系统的机织物吸湿和芯吸性能的测试方法.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分析了机织物的傅里叶谱.给出了用于压抑系列图像中机织物组织结构信息,并给出了按不同的时间间隔生成吸湿和芯吸曲线的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在记录机织物的吸湿和芯吸随时间变化的前沿曲线上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13.
对比研究Kevlar 129、PBO和Kennel等3种高性能纤维热学性能.通过在氮气中的热重分析(TGA),发现PBO有较高的降解温度,初始降解温度为556.5℃,比Kevlar129和Kennel高出了约100℃.根据它们的降解特征温度,选择100,200,300,400℃热处理1.5h,3种高性能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发生了下降,模量随温度变化是先增加后降低.PBO总体上显示了较好的力学保持性能.从它们断裂拉伸形貌可以看到各自的皮芯分布,但Kennel没有出现如PBO和Kevlar那样的带状原纤.  相似文献   
814.
根据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原理,用纳米TiO2对纺织装饰墙布进行了自清洁整理.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和红外波谱(IR)分析显示,纳米TiO2与纺织装饰墙布之间有理想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纳米TiO2整理的墙布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  相似文献   
815.
用小波变换结合BP神经网络对织物疵点进行检测和分类.采用平纹坯布作为试样,对油渍、缺经、缺纬疵点进行识别.摄相机摄取256×256图像,将拾取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把小波分解后的图像灰度值作为特征参数输入到BP神经网络进行检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识别织物疵点,识别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816.
根据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观察和荧光显微镜分析,详细地描述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古油藏含油白云岩的显微组构类型和特点.广泛发育的自形白云石环边结构等淡水成因标志表明,该区白云岩化是通过大气水-海水孔隙混合流体交代灰岩形成的,白云岩化过程中晶间孔、晶间溶蚀孔以及溶蚀裂缝发育极大地改善了储层性能和品质.该区白云岩储层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17.
开发苎麻新产品,提高麻类针织物的加工深度,研制风格优良的苎麻针织物,对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苎麻资源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苎麻针织物的编织工艺及服用性能:保水性,折皱回复性,表面摩擦性能等。设计了几种方案,并对几种方案的针织物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改善苎麻针织物服用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18.
织物静态悬垂性能评价指标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从织物悬垂程度、悬垂外观形态及综合悬垂性能3个方面对织物的悬垂性能做出科学评价,通过对织物悬垂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以及离散系数并结合大量织物试样的实测分析,认为采用悬垂系数评价织物的悬垂程度、总不匀率评价织物的悬垂外观形态、悬垂因子评价织物的总体悬垂性能,并结合悬垂形态比等辅助性指标的评价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19.
本文通过单缝法撕裂实验,利用带有A/D转换器的PC机、摄像机以及测音仪,对不同纤维原料、密度的平纹织物在不同撕裂速度条件下的撕破强力与现象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撕裂过程中,构成撕裂受力三角形的纱线破坏状态可用试样纱线断裂根数除以撕裂曲线波峰数的结果表示;长丝织物在低纬密、低速度撕裂时的断裂负荷和滑移负荷可用撕裂音的测定予以区别;纬密较小的长丝和短纤纱织物在低速与高速撕裂时各自的撕破强力具有相逆的现象.  相似文献   
820.
本文主要讨论1∶3起绒衬垫针织物的线圈几何性能及尺寸稳定性。作者先介绍了起绒织物的工艺流程以及各个染整工序的加工条件,然后分析比较经起绒、扩幅定型和纵向强迫预缩后织物的洗涤松驰状态,从而得出起绒织物的松弛状态是唯一的、它独立于后整理方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在文中还分析讨论了起绒整理所引起的织物的尺寸变形大小,并提出扩幅定型加纵向强迫压缩,以得到纵横向缩水率小于5%的起绒织物的后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