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抗病基因克隆研究突飞猛进的发展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分别从功能克隆、定位克隆、序列克隆和表型克隆4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线粒体基因之间的功能连锁网络,通过该网络来反映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然后利用基于网络的算法计算网络中的基因与线粒体复合物Ⅰ缺陷的相关程度,从而进行疾病基因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3.
叶健 《科技促进发展》2019,15(4):362-368
作物病毒病害是限制我国农作物优质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由媒介生物传播,作物普遍缺乏抗病毒病的种质资源,病毒病害防治难度大,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通过防控媒介昆虫进行控制。近年来,随着纳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以及微观生物学技术和理念对宏观生物学的快速渗透与交叉,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病毒—昆虫—植物三者互作机制等各方面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在寻找病毒病害流行爆发的宏观生态学现象背后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机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而促进新型病毒病害的持久防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潜在新方案。文章简要回顾了近年来这些新技术的主要机理,并抛砖引玉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思考。建议国家和社会组织研究力量,大力加强1)探索利用微纳米递送化学药物或者核酸干扰等防治病毒病害的新方法研究;2)病害发生的多元生物体系互作机制及科学防控科技支撑能力建设;3)基因组编辑创建病毒病害绿色防控的技术等方向的探索与突破,力求在病毒病害绿色生态防控方面为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14.
黑杨派无性系对杨树褐斑病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本文就黑杨派六个现代无性系在感染褐斑病时的抗病性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各无性系在病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活性变化;po同功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63杨、69杨、72杨属于高度抗病的无性系;加龙杨较感病;214杨,P_(15A)杨则严重感病。抗病的无性系无论在发病前还是发病后ppo活性都高于感病的无性系发病初期供试的六个无性系ppo活性都有所提高。发病后,感病无性系的po活性明显地高于抗病无性系。感病无性系的po同功酶谱带数比抗病无性系多,感病没有改变同功酶谱。  相似文献   
115.
提取BHK21细胞增殖的亚洲一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Serotype Asial)强毒株YNAs1.1的RNA,用一对引物P7,P13经反转录(RT)-PCR法扩增了约674bp的DNA片段。克隆目的基因后,采用双脱氧DNA链末端终止法测得了YNAs1.1的VP1基因36-633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病毒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以色列以及印度已报道的Asia1型FMDV的同源性分别为82.11%与88.07%,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94%与93.47%。该序列在GeneBank登陆号为AF241566。  相似文献   
116.
兔出血症病毒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响血凝、血凝抑制实验结果的各种可能因素。方法 比较 7种微量反应板在不同稀释系统和不同血清处理方法情况下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结果。结果 找出了图谱清晰 ,反应结果规律、稳定的实验条件。结论 为我国国标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犬瞬膜突出症,俗称“樱桃眼”,是第三眼睑(瞬膜)从内眼角露出或反转的疾病。临床上多见于眼大且突出的现赏犬。笔者对33例犬瞬膜突出症进行手术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8.
以血液动力学原理为依据,用数学物理方法分析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9.
自1985年11月至1988年12月.我们对四川省的27个县、市和8个自然保护区及甘肃省的文县和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海拔、不同地域的野外大熊猫粪便共计2680份.每份称取适量粪便,用沉淀法和漂浮法(漂浮液为硫酸镁饱和溶液)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在1505份粪便内发现有西氏蛔虫(Ascaris schroederi)卵,感染率56.15%;在121份粪便内发现熊弓蛔虫(Toxas-caris seleactis)卵,阳性率4.51%;在13份粪便中发现槽盘吸虫(Ogmocotyle sp.)卵,感染率0.48%;在3份粪便中发现圆形线虫(Strongylata)卵,感染率0.11%,在1份粪便内发现肺线虫幼虫,阳性率0.04%。调查结果表明,西氏蛔虫是大熊猫体内寄生虫的优势种,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年龄的大熊猫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别。因此,对大熊猫西氏蛔虫的进一步研究是保护大熊猫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34例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川崎病患儿首次测定的血小板计数(PLT)(598±128)×109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发现: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急性期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P<0.01),治疗后PLT较未并发冠状动脉组升高(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测定有助于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