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24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张新然  胡玎 《科技信息》2011,(17):I0295-I0295,I0388
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膜结构在景观领域的应用现状,并从结构、材料、价格、形态、环保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2.
为了扩大塔河油田主体,在塔河外围建立一个新的建产阵地,对于奇西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应用振幅变化率技术、精细相干体技术、趋势面分析、模型正演等技术,深入研究该区储层发育模式,盖层条件及储盖组合,精确描述油气藏成藏机制。并通过分析塔河主体已发现岩溶圈闭的测井、地震资料的地球物理响应,总结发现地震"串珠状"反射、岩溶"残丘高"为油气成藏有利区带。据此,在塔河于奇西地区识别描述了三级圈闭18个,合计面积298.3km2。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白城人行天桥所处区位、周边环境及其设计造型,同时着重从景观和交通两大方面对天桥进行详细评述,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与改进措施,为今后类似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长期以来隧道衬砌水压力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依托宜万铁路岩溶隧道工程,对不同防排水方式(即全封堵、堵排结合及排放方式)的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模型试验及现场测试方法,模型试验的比例尺为1∶16,试验台架可同时施加土压和水压。通过模型试验得出水压力分布规律:全封堵条件下衬砌背后水压力不能折减,注浆圈也不能有效减小水压力;隧道内排水后衬砌背后水压力明显减小,并随着排水量的增加,水压力基本成直线下降;相同排水量时,注浆效果越好,衬砌背后水压力减小越明显;隧道采用全排导方式时,衬砌仍承受一定的水压。由模型试验得出的水压分布规律的部分结论,在现场水压力测试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分析与思考,对我国当前森林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森林公园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6.
文章通过对漳州花博园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与景点规划、园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评价了漳州花博园的整体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装饰性的独特视角为解读中国山水画及其历史提供了一种可能,山水画的装饰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与审美内涵。装饰性的核心概念包括形式的自觉、秩序的组合、符号的抽象、质感的淡化、程式的强化等。针对山水画装饰性的核心概念——形式的自觉——进行详尽探讨与辨析。研究山水画的装饰性,不仅对中国山水画的当代发展,对现今设计的民族特色的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讨论了一种构建森林景观可视化系统的新方法,基于三种数据源,即遥感影像数据、地形图数据、林相图数据,将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与VRML(虚拟现实模型语言)相结合,利用景观可视化技术构建并实现了森林景观的可视化,缩短了空间数据的输入和参数化过程,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89.
水城岩溶盆地成因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西部水城岩溶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断陷岩溶盆地,它的成因不仅是溶蚀、溶解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构造作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整个盆地内碳酸盐岩广布,占总面积82.1%。其岩溶发育现象,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都有独特特点。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了较特殊的岩溶景观。特别是目前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的叠加和介入,促进了岩溶发育和发展的规模。  相似文献   
90.
利用测井信息探测方法,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上部岩溶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奥陶系上部岩溶体系在纵向上可分为上下两带;其中上带为垂直渗滤岩溶带,以溶孔、溶缝、落水洞和角砾岩为特征;下带为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地下溶洞和暗河、再沉积砂岩和泥岩以及垮塌角砾岩为特征。运用双侧向测井、自然伽玛测井、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声波全波测井、井径测井、补偿密度测井、补偿中子测井以及井下声波电视测井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岩溶体系进行了探测,得到了该地区岩溶体系的测井响应特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