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24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某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对景观设计中如何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如何体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通过艺术化、人性化空间的塑造.来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学校园环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图和地形图等,在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从植被景观组分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中,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景观是该区的3个主要景观类型;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斑块数的分布不均衡;各景观组分面积与周长的分布相似,而斑块数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植被景观斑块总体特征分析表明,农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与暖性针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景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并对各相关要素进行细化分析.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旅游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以平果堆积铝土矿教美矿区为例,对矿区堆积铝土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岩溶堆积铝土矿的堆积序列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用对应分析法研究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ss12.0软件,对1999年全国各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对应分析。通过对应分析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因素,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城市园林绿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这样就可以为各地区制定发展计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景观仿真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当前各种计算机景观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从工作成本、设备要求、仿真效果、使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比较,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荀鹤是晚唐的一个著名诗人,其富于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政治诗、时事诗历来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其写景之作也具有相当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城市景观反映城市的特色,过去经常忽视或者微观地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文章试图从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社会景观等方面,对合肥市的景观设计提出一些具体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获建设部金牌奖的珍珠园试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将地域的自然要素一人造环境巧妙地结合,创造了有特色的空间结构和形象,创造了场所精神。规划努力创造较好的居住生态环境,布局了渗入居住空间的绿化系统和具有不同领域性的公共活动空间;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污染;改善了日照条件,使之成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该规划精心构筑了主要的景观轴线和空间序列,创造了具有个性的、优美宜人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唐山城市防灾的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唐山市区曾发生过的地质灾害及其相关的活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和地貌条件,从城市建设和安全的角度进行唐山市地质灾害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