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茶多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茶多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提示茶多酚能被用来作为治疗肿瘤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442.
通过不同茶园中茶叶的氟含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调查 ,探讨影响茶叶中氟含量的几种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 ,茶叶氟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 ;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并不显著 ,与土壤水溶性氟呈显著相关关系 .此外 ,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443.
研究了提取过程中萃取剂种类、用量、萃取次数对茶多酚收率的影响 ,得到了安全无毒的复配体系来去除色素及咖啡因。高效液相色谱 (HPLC)分析表明 :用 80 %乙醇浸提 3次、用TPB2 83复配体系洗涤、乙酸乙酯萃取后茶多酚中儿茶素含量达 81 3 % ,咖啡因含量仅为 0 8%。所得产品经化妆品应用实验表明 :3 %茶多酚添加物可改善皮肤色素沉着 ,对黄褐斑的有效率达 40 % ,且可以有效改善化妆品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44.
可溶性铅含量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磷酸介质中,PbI42-络离子与罗丹明B生成紫红色离子缔合物,以CCl4萃取,测量吸光度,进而确定铅的含量.灵敏度和准确度很高,且避免了茶水颜色影响.  相似文献   
44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茶皂素的纯度和质量,扩展其应用范围,将市售的粗茶皂素配制成5%的水溶液,采用国产聚苯乙烯型树脂在pH=4进行吸附处理。0.1%氢氧化钠水溶液脱除被吸附的杂质和色素,以80%的甲醇为洗脱液,减压蒸馏回收甲醇,将残留物浓缩烘干,得到纯度95.1%、泡沫的罗氏迈尔高度达181 mm,溶血指数为1∶75000的产品。此茶皂素的纯化方法所用树脂选择性强,吸附量大,解吸和吸附容易,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6.
硅胶柱层析法提纯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精制茶多酚.以粗茶多酚为原料,采用硅胶为吸附剂,乙酸乙酯为洗脱剂,得到的茶多酚儿茶素总含量可达到90%以上,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超过75%,EGCG最高接近60%,咖啡因含量可降低至不能检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使用成本低.  相似文献   
447.
综述了茶叶中拟除虫菊酯残留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与液相色谱法等,以及其他分析方法亦可用于茶叶中农残分析.本文可为茶叶及其他高经济增长作物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8.
对西南五省的8种主栽经济型茶树的儿茶索进行了HPLC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之间儿茶素成分差别较大,同时对各品种的咖啡碱含量进行了分析,为寻找高儿茶素、低咖啡碱含量的茶树品种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49.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茶树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  相似文献   
450.
采用HNO3微波消解,ICP-MS测定了茶叶中的38种元素,并从方法的线性、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方面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其中35种元素的线性r>0.9960,精密度RSD<3%,回收率在89.3%~111.2%之间,满足实际样品检测的需求。本方法可以通过一次消化快速测定茶叶样品中35种元素,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灵敏,缩短了检测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