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1886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地层中广泛发育的煤层是大型气田形成的物质基础,煤层埋深为2.2~2.8 km,厚度为22~49 m,镜质体反射率为0.6%~2.5%,属长焰煤—贫煤;煤层是良好的烃源岩,其平均生烃强度为23.52×108m3/km2.煤层、砂岩储层和顶部上石盒子区域性泥岩盖层的良好空间配置是上古生界煤成气砂岩气藏形成的关键.描述了该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和泥岩中2种高角度裂缝特征,指出了裂缝的形成时期及其在煤成气成藏中的运移通道作用.最后将该地区煤成气藏近源型成藏模式细分为近源-源内聚集型和近源-裂缝运移型.  相似文献   
82.
前人认为Sunda盆地古近系Talang Akar组Zelda段主要为河流沉.本文通过对岩心的岩性序列与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形态组合与地震反射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古近系渐新统Zelda段主要为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在Zelda段沉积早期还发育代表盆地快速下沉阶段的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深湖以及浊积扇沉积.详细论述了Zelda段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平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3.
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50m雪芯,顶部13m的δ^18O资料的分析和积累率的恢复,首次揭示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即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而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雪芯资料表明,本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明显减少,说明整个Lambert冰川流域20世纪4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同时研究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稳定同位素比率和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构造特征和相似理论 ,成功地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 :①利用砂箱模拟了该区剖面中可见的三排背斜带以及背斜紧闭、向斜开阔的特征 ;②利用湿粘土模拟了南缘几排背斜带与边界断裂斜交成“入”字型的平面特征 ,对西南缘存在东、西分段性的形成机制给予了很好的解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压扭性走滑作用可以产生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复杂构造现象 ,在右行压扭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可以产生与主位移带呈高角度斜交的张扭性断裂 ,以此可以解释南缘地区东、西分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城华地区长3油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其划分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各级基准面旋回可进一步分为向上"变深"和向上"变浅"非对称型与对称型两大类3种基本层序类型和更多的亚类型.重点论述了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背景、叠加式样和沉积动力学过程.在研究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叠加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布模式.研究表明自水下分流河道向河口坝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稳定的变化规律,与处于三角洲强烈进积期的长3油层组沉积演化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6.
在分析滇西陵川盆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盆地的地震层序、地震相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钻井岩心相及测井相的分析,进行了盆地沉积相解释推断,解释出湖相、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塌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以及它们的展布特征和古沉积环境,认为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不一致,盆地东北部凹陷的岩性可能相对较细。并且指出了相对有利的可能生油凹陷及油气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87.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沉积学、生物地层学、测井地层学及地震地层学,对东海盆地第三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东海盆地第三系可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层序组)和12个三级层序以及若干次一级层序。在三级层序中,Ⅰ型层序7个,Ⅱ型层序5个,平均年限5.3Ma,它们代表12次三级周期海平面变化产物,其中最高海平面期为伊普雷斯晚期,最低海平面期为鲁珀利早期。根据有孔虫带和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它们大致可与全球同期海平面旋回相对比。  相似文献   
88.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对疏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指数呈波形变化,1990~1994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增加态势,1994~1999年呈减小态势,而景观优势度指数的变化态势与上述两个指数的变化态势相反.各景观要素的转化使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的景观格局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一方面在靠近水源和流域的中上游地带,农耕发达,一般形成集约化、灌溉系统完善的农田景观;另一方面,随上游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远离水源或流域下游地带,天然生态体系破坏不断加剧,区域景观向荒漠化方向发展,说明流域中上游人工绿洲的形成与发展是以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大面积荒漠化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89.
分析了陕西汉水流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共享的观念、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该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祖厉河流域资源配置的分析:流域内土地面积大、土层较厚、表层土壤疏松、土肥容易流失;土壤呈微碱性,土壤养分氮少、磷缺、钾适中;祖厉河流域光照充足,辐射较强,但光能利用率低,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潜力巨大;流域内气候温凉,山、川、塬热量差异较大,川区热量富足,山、塬区热量略欠;植物生长季节短,易发生冻害;祖厉河流域降水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